心中有大爱眼中无障碍,让无障碍设施更有“爱”

发布时间:2024-04-28 16:28: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爱残疾人、老年人的必然要求。无障碍设施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标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不仅关乎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和生活,也关系到全体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可见,城市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进步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让爱心无“碍”,让城市更加包容。

覆盖的范围和数量不足。经过各部门的配合,无障碍设施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有了明显的进步。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7年的百城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无障碍设施整体普及率为40.6%,处于较低水准。在国内,各个城市无障碍发展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二三线城市,还比较落后,无障碍设施覆盖范围和数量仍然不能满足正常需求。尤其是在落后地区、老旧社区、农村地区和一些公共设施中,导致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出行和日常生活受限。

设施被占用或缺少维护。现有的无障碍设施往往因为被占用或缺乏必要的维护而不能正常使用。例如,盲道遭到垃圾箱、停车位、挡车桩等占用,无法保障视障者安全出行;不少标着“无障碍”的卫生间常年封闭,堆满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扶手老化缺失,方砖路面年久失修、凸凹不平。这些现象不仅降低了设施的实用性,还带来安全隐患,增加了残疾人群体的出行难度。

设计不合理而无法使用。目前我国缺乏对无障碍设施的标准技术规范不健全、不系统,滞后于社会的进步,致使无障碍建设不完备,许多无障碍设施五花八门,不规范、不达标工程比比皆是。例如,人行步道的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合规、导致坐轮椅上不了人行道;某些公共场所无障碍卫生间设计不达标、维护不到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开放的无障碍卫生间搭配了一扇很难推开的弹簧门;20米长的坡道,拐了8个弯,尽头是台阶等等。

宣传不足公众意识不够。一方面,大众不了解无障碍设施的具体用途,导致不合理占用无障碍设施,让原本建好的无障碍设施失去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现有的对于可使用的无障碍设施的宣传不够,致使很多残疾群体由于信息不足无法无障碍出行。

技术创新无法满足需求。尽管无障碍技术不断发展,但目前的技术创新仍然难以完全满足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典型的是,高级辅助技术(如智能导航系统、高度可调的设施等)的应用仍然有限,技术的局限性意味着无障碍设施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特殊需求的残疾人士。

相关标准规范有待细化。一方面,不同的公共建筑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强度和使用强度并不一样,这些具体的标准需要分门别类地制定,目前规范需要进一步细化。另一方面,在审批监督环节,仅仅依靠政府审批,很多标准难以事无巨细到监管层面。新投入建设的建筑有较为完善的标准,如果要联动,势必需要改造周围已建成的老建筑,新旧衔接存在困难。

加强政策制定与法规建设。政策制定和法规建设是完善城市无障碍措施的基础和保障。首先,政府应出台更加明确、具体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和政策,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标准、要求和责任主体。同时,加强对无障碍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建立健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于违反无障碍设施建设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优化规划设计与标准制定。规划设计与标准制定是完善城市无障碍措施的关键环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和布局,确保无障碍设施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同时,加强对无障碍设施设计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无障碍设计水平。在标准制定方面,应参照国际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科学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这些标准应涵盖公共建筑、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各个领域,为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

强化建设实施与质量控制建设实施与质量控制是完善城市无障碍措施的核心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无障碍设施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和检查,防止出现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此外,还应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实用性和人性化设计。例如,在公共建筑中设置低位服务台、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方便残障人士和老年人使用;在道路交通中设置清晰的指示标识和语音提示系统,提高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效率。

完善维护管理与更新改造。维护管理与更新改造是完善城市无障碍措施的持续保障。无障碍设施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磨损、损坏等问题。因此,应建立健全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无障碍设施也需要不断更新改造。政府应加大对无障碍设施更新改造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材料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例如,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无障碍设施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采用环保材料降低无障碍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等。

加强社会参与与共建共享。社会参与与共建共享是完善城市无障碍措施的重要途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和宣传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项目、举办无障碍设计竞赛等方式,推动无障碍理念和技术在社会各界的普及和应用。同时,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和使用意愿,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信息无障碍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无障碍建设对于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群体尤为重要。政府应推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终端设备的无障碍改造,确保各类人群能够平等获取和使用信息。具体来说,可以在政府网站、公共服务APP等平台上提供无障碍浏览模式或辅助工具,方便视障、听障等人士使用;在公共场所设置电子显示屏或语音提示系统,为行人提供实时信息;推广使用手语等无障碍交流方式,满足聋哑人士的交流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与相互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组织和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鼓励和支持国内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国际影响力。综上所述,完善城市无障碍措施需要从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维护管理、社会参与和信息无障碍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便捷、舒适、安全的城市生活。(罗宏森 温志强 张宁)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