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共生机制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30 10:31: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机共生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与教学的简单结合,更是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深度融合。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中,人机共生机制的应用可以为传统的英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使得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而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人机共生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当前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在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将考试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忽略了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教学观念亟待更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重语法轻语用的教学理念。高职英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语法规则的记忆,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在死记硬背中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二是教师主导课堂的授课方式,虽然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阻碍了学生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三是缺乏对语言文化背景的重视,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英语的内涵和精髓。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仅停留在语言的表面讲解,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导致学生难以进行深度学习;四是技能训练不足,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偏弱。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训练被边缘化,导致学生难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此外,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析,且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需求差异,导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伴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共生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素养。然而,当前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普遍存在短板。首先,部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不足,不能熟练地使用教学平台、教育软件和多媒体设备,无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辅助教学,阻碍了实施个性化、交互式和基于数据的教学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英语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缺乏信息化教学理念。高职英语教师未能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较为肤浅,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搬到互联网上,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教师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最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不足。在高职院校中,即便有的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缺乏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践经验,而基于人机共生的教学实践甚至更少。这种教学实践的缺乏不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进而使得英语课堂教学难以跟随社会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总之,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缺失阻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转型升级,不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此外,高职学生也存在参与意识有待增强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在当前多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种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不强,抑制了主动思考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自然不高。其次就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人机共生时代下,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至关重要。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技术设施不足,缺少智能化教学平台和在线学习资源,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便捷地获取学习材料,这限制了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互动的机会。除此以外,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英语与自己的职业规划无关,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纸笔考试,考察学生对语法规则和词汇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在人机共生环境下的学习过程,这种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鉴于高职英语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引入“人机共生机制”对提升高职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入人机共生机制可以有效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人机共生机制的引入打破了这种单向度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学生和AI(人工智能)之间的多向互动。教师可以利用AI技术辅助备课、讲授、作业批改,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学设计和学生指导;学生可以通过AI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制定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来说,人机共生机制下,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教师完成许多繁琐而重复性的工作,如语音识别、语法纠错、翻译辅助和作业批改等,这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对于学生而言,人机共生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练习英语口语,并及时得到发音反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辅助学生理解英语文本,并提供语法和词汇方面的支持。总之,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人机共生机制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极大促进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为适应人机共生时代的工作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机共生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语言学习体验。首先,人工智能驱动的会话式练习模拟实际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与虚拟助教流畅对话,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并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提供额外支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语言资源,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性研究。通过与人工智能的交互,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人机共生机制还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和技术适应能力。学生在与人工智能系统的交互过程中熟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技巧,掌握了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这为其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职场中开展有效协作与沟通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工智能提供了便捷的语言信息,但学生仍需具备甄别信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做出明智的抉择。

高等职业院校和政府要多方合力推动人机共生机制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首先,推广人机共生机制下的英语教学要构建技术基础,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此,高职院校一是应升级课堂设施,配备智能黑板、交互式多媒体投影仪和高质量的音响系统,构建沉浸式和协作的学习环境,引入人工智能驱动的语言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自适应评估和丰富的学习材料;二是要重新设计课程,开发技术集成课程,无缝整合技术工具和传统教学方法。例如,开发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学习材料、交互式在线练习和虚拟协作项目等;三是在技术基础建设方面,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化的英语教学辅助工具,如智能语音识别、语法纠错、智能题库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四是要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材、课件、习题等,以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五是要建立在线评估系统,并采用自动化评估工具和在线测验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六是要推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校园网络覆盖全面,设施设备先进,以支持教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组建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以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的技术帮助和故障排除服务。

其次,人机共生机制的兴起要求优化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方面,教学内容应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便让学生了解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等技术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同时,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职业导向性,融入与特定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如商务英语、技术英语和旅游英语等。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人机共生优势,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高效反馈。课堂中,教师与智能助教系统协同配合,辅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习兴趣;课后,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个性化练习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并查漏补缺。此外,教学评价也应融入人机共生机制,以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如自动评分、语音分析和写作辅助等,进而通过数据分析让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鉴于人机共生机制必将成为未来主导教学模式的趋势,政府应采取果断措施,提供及时的政策引领和财政扶持。第一,制定政策框架,为英语教学中人机共生机制的运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包括制定道德准则,以确保技术的规范使用和学生的数据与隐私安全,同时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第二,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为学校和教育机构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人员,如提供资金购买交互式白板、平板电脑和其他用于增强学习体验的技术设备,并设立奖、助学金,鼓励教师和学生探索人机共生机制的教育潜力;第三,采取措施减少教育领域中的数字鸿沟,例如投资农村宽带基础设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取享用技术,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人机共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中,例如,与技术公司、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跨领域的合作机制,以便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推动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

综上所述,基于人机共生机制的高职英语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选择,将人工智能技术无缝整合到教学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机共生机制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将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变革,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发展和挑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杨惠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基于人机共生机制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23SWC-35 )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