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与奋斗同航竞渡 逐涌潮扬帆风劲

发布时间:2024-05-10 10:32: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20年前,入读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的学生家长们冲着“陈经纶”而来,20年后,这所当初为促进地产项目销售而引进的配套校依旧声名远扬,甚至风头更甚。吸引家长的不再仅仅是“陈经纶”这所百年名校的招牌,还有“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这块“新招牌”。在前几任校长奠定的坚实基础下,2011年,校长李升华来到嘉铭分校,带领这所名校分校成为新名校。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校长李升华

深度整合,三年时间让薄弱校变成优质校

“学校在努力构建高质量的管理机制,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学校的冰雪运动成绩突出,三年内累计获得国家级、市级、区级冠军70多次”“学校的科技、艺术、体育特色鲜明,成绩突出”“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市级、区级教学现场会展示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去展示自己的教学新探索”……当李升华如数家珍般说起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的各项办学成绩时,她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言语之间透露着难以抑制的自豪与自信。

自2003年建校起,嘉铭分校就带着陈经纶中学这所百年名校招牌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2011年,李升华被任命为嘉铭分校校区校长,主管嘉铭分校全面工作。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对于李升华而言,她丝毫没有感受到得天独厚的优越,倒是多了一份压力和责任,多了面对这所不断发展学校的新的谋划和使命。她笃定了把嘉铭分校办成朝阳区一流的学校的信念和决心,要让嘉铭分校赓续陈经纶中学百年名校的辉煌,成为“引领朝阳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

从一线教师到一校之长,角色不同,站位就要不同,工作重心更是不同。在校园里,教师对学生、家长负责,校长则要对教师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李升华深知,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于是,管理嘉铭分校十多年来,她一直扎根在一线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讲座、论坛、课堂实践、示范课的方式,传达新的教学观念,引导教师将新课标、新课改、新理念、新技术带到课堂。嘉铭分校发展的十三年,经历了一个核心“全学科阅读、学科融合”,三轮升级的教学改革,全学科阅读已成为嘉铭教学的独特优势,学科融合教学的雏形初步形成,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个人经历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和底气。工作以来,李升华走过了四个地方、五所学校,从最偏远的农村中学到镇重点中学再到北京市市级示范校陈经纶中学,丰富的从教经历和人生阅历,让她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能快速调整状态,沉着有序地开展工作,并呈现出自己最好的工作状态、最努力的工作态度,做出自己认可的最好的成绩。

2014年,朝阳区开始了“福泽民生”的教育改革,即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通过区域内十五个大学区的划分,让优质学校合并改组薄弱校,实现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嘉铭分校作为朝阳区优质学校,成为了第一批学区划改革示范校,并于2017年开始合并改组三所薄弱校,开启了嘉铭从优质发展到品牌发展的新阶段。从一校一址到一校六址,从1800名学生到6500名学生,从110名教师到450名教师,扩大的是办学规模,面对的是叠加的难题。李升华不希望嘉铭分校与薄弱校的合并只是挂个虚名,而是要从教师管理、教学标准、考核评价、发展目标,从校长领导力、校风、机制等办学要素的多方面进行的颠覆性的改革和切割,这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薄弱校合并的终极目标。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李升华坚信,有一些工作岗位是依托情怀和理想驱使的,教师就是其中之一。那段时间,李升华的办公室大门对老师永远敞开,有的老师对工作时间的变动不习惯,有的老师对评价方式的改变不习惯,在不解、纠结甚至有些敌对的情况下,李升华总能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想问题,去做解答,耐心地一点点化解合并校教师的心结。这几年,她也能做到随时对教师个人及其家庭生活情况关心、关注,让老师们感受到温暖,找到归属感。她相信,作为教师群体来说,有了共同的愿景,有了发展的目标,有了对学生发展的期待,就会有奉献和大爱,就会有自觉的行动和执着的坚守。

在常态教学中,学校通过一年两次的表彰,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嘉铭有我的”存在感,日常管理中,学校通过全员参与的评课、赛课、展示课、结对课,让老师尝试课堂自省和创新;学科教学干部下沉到不同校区的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评课等教研活动,注重突出活动的研究性,实现一人上课,线上、线下多人受益;通过参与点评,取长补短,共进提升。在嘉铭,青年教师得到历练、快速成长。近几年,朝阳区开展了“扬帆杯”教师基本功大赛,嘉铭分校每年都会独领风骚:98%及以上入围复赛,80%上下的获奖率,成为朝阳区的样板和楷模,连续三年获得朝阳区“扬帆杯优秀组织奖”。嘉铭分校从2017年合并三所薄弱校以来,通过实施“一体管理、优势带动;一个标准、快速跟进;一体打造、共管共进”的合并策略,到2020年,嘉铭五校区携手进入朝阳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考核优秀校行列。嘉铭分校实现了薄弱校的跨越式提升,改写了薄弱校办学历史,实现了朝阳区学区化改革的发展目标。至此,嘉铭分校的发展进入了优质协同、携手共进的“快车道”,学校已形成优质发展的“嘉铭小气候”。

把握根本,让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现实

当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五校区全部跻身朝阳区优秀校行列后,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彰活动:全体教师走上红毯,身边的教师宣读受表彰者的颁奖词,默默无闻的教师上台颁发干部的奖状。一大批教师受到表彰,一大批教师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李升华为每位获奖教师手写了一段独一无二的颁奖词,让教师们在感动之余也备受鼓舞。在嘉铭,颂扬着最优秀的奉献者,更铭记着默默无闻的传道者。

当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成为新名校后,总有家长根深蒂固地认为,分校永远没有本校好,于是便开始绞尽脑汁地想让孩子进入本部学习。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让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成为学校的可以彰显的铭牌,成为深入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触手可及、能直观感受的嘉铭特色。

2020年,嘉铭分校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从2017年合并薄弱校开始,嘉铭分校在六个校区全面启动了全学科阅读教学改革,到2020年,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内涵式的变化,从全学科阅读到三段式阅读,成为嘉铭课堂的主要模式。随着2022年新课标颁布到2023年中高考改革,趋向于对学生由知识性向能力性考查的改变,三段式阅读更能凸显学校教学跨学科、跨学段融合的特点。学校的教育,追求的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而是被广泛提及的“核心素养”的落地,在李升华看来,核心素养就是就是学科本身应该赋予学生的一种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实力。

嘉铭分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进行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并逐步完善特色鲜明的德育课程体系:传统文化课程、劳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构建一体化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是嘉铭分校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冰雪团队在北京市中小学冬运会上包揽12枚金牌中的九枚,三十多名队员获得国家级运动员称号,并获得国家奥林匹克示范校、北京市冰雪特色校称号;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亦有突出的表现,荣获北京市科学建议奖、科技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戏剧社在人艺的展演,舞蹈社团的北京市冠军、啦啦操的市级一等奖,朝阳区篮球赛冠军、足球、网球等多项体育赛事获奖,这些,都足以让社会信服,让嘉铭分校成为朝阳百姓口口相传的名校。

与时俱进,解锁教育现代化的“密码”

李升华曾经做过语文、化学、音乐、美术老师,也经常阅读各类书籍,更喜欢探究新生事物,和她谈话,谈到儒家、谈到《易经》、谈到历史,也谈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她不排斥新技术,最早开始在嘉铭进行“信息技术为教学赋能”的实践,并成功地召开了市级现场会。在她看来,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未来教育一定会让学习方式更多元,学习资源更广泛,学习情趣更丰富。信息技术一定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双翅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落实二十大精神,很重要一点就是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要把现代技术与优秀传统教育相结合,才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2022年开始,嘉铭分校开始探索“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学段融合途径,学校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改革实践。当AR、VR还只是一个新概念在大多数人意识中存在时,嘉铭分校已经把这些技术已经运用到教学中了,这对于嘉铭大体量、大规模办学的学校而言,无疑是有着极大作用的。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多校区联动上课,中学部三个校区的学生,可以同听一节课,共同开展课堂内的交流与评价。此外,学校各校区教师也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联合教研,进行备课、试卷讲评、学业评价。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新思考、新模式、新机遇。当教学环境改变的时候,学校的教学如果不做新的尝试和探索,那么教师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一定是落后的。”李升华说道。

尽管李升华对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发展十分期待,但她也十分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或许能够代替教师完成知识传递的过程,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而是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种人际交往和情感联结的维度是目前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教师这一职业受人尊敬的重要原因。

紫藤花是“嘉铭”的精神象征和嘉铭人的文化图腾,如今,正是紫藤花盛开的时节,嘉铭师生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携手前行,传承发扬陈经纶中学百年“为民办学”的历史传统,续写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教育的新的传奇,让优质教育紧贴在百姓身边,让“福泽百姓”成为教育人永远的追求,让民族复兴大业从教育人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成就未来的一代英才和栋梁。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