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国情>

广安区:养鸡场开启“智能模式” 一人便可日理万“鸡”

2024-05-13 16:3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位于广安区花桥镇消河村的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是浙川(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项目。这里,科学饲养手段与智能化系统相得益彰,“公司+业主+农户”的运营模式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就业、助力环保,成为智能养鸡的典范。

5月8日,笔者走进该基地,首先吸引笔者的不是现代化的鸡舍,而是从扬声器里播出的悠扬旋律。“这是基地采用的一项科学养殖手段,通过播放音乐降低鸡群应激反应,让肉鸡能够更活跃、更兴奋,长大后的肉质更好。”基地业主周亮亮表示,这样的环境能提升肉鸡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平均每只鸡的增重率能提高5%。

基地的另一大亮点便是智能化投喂、消毒和温湿度调节系统。“投喂系统根据鸡群生长阶段自动调节饲料和水配比与投放量,精准满足营养需求。消毒系统定时启动,确保养殖环境无菌安全。”周亮亮说,采用全自动智能设备后,人工成本节省了约70%,一人一年可养两三万只鸡。

据介绍,该基地占地30余亩,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790万元,采用“公司+业主+农户”运营模式,由政府招引的温氏集团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支持,业主承包鸡棚的同时负责日常管理和养殖,农户到基地里务工。

“目前,基地内建有鸡棚10个,养殖黑鸡、瑶鸡、黄鸡等市场较受欢迎的品种。”周亮亮说,基地每年出栏肉鸡29万只左右,年产值约1200万元,实现纯收入1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约100户农户就业,平均每户年增收约8000元。

针对鸡场产生的大量粪便,该基地采取生物发酵技术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周边农业种植,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促进了循环农业发展。(廖小兵/广安区融媒)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