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靖江市发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靖江市人均GDP为196192元,比上年增长7.5%;新增就业人员1070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10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89元,增长6.2%......2023年,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发展环境,靖江市踔厉奋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位列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9位、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19位、中国县域共同富裕指数第58位,连续三年获得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强富美高”新靖江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给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聚精会神抓建设,经济实力更强
2023年,靖江市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心一意抓建设,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增长7.5%,增速位列泰州市各区市第一位,分别比全国、江苏省、泰州市高2.3个、1.7个、0.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3亿元,增长10.4%,增速位列泰州市各区市第一名,分别比全国、江苏省、泰州市高4.0个、3.1个、4.9个百分点。
坚持兴产业、强实体。靖江市全面巩固“船车机电”传统支柱产业领跑优势,积极布局航空、大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更有“底气”。2023年,全市工业开票突破2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65家;高技术船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9.9%、18.6%、8.6%;金属材料、建筑装饰、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坚持强引资、抓项目。靖江市紧盯产业发展前沿,聚焦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为切入点,实现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对于已引进的项目,靖江市组建工作专班实时跟进,按照清单式、节点式、联动式推进项目建设,以总投资50亿元的凯飞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重大战略布局的项目正在加速推进。2023年,靖江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增长11.8%,增速位居泰州市各区市第二位。
坚持促消费、扩内需。该市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举办“惠聚马洲”全民消费、中国汤包美食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商交易额增长11.1%。202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95亿元,增长10.2%,增速分别比全国、江苏省、泰州市高3.0个、3.7个、2.6个百分点。
坚持推科技、助创新。2023年,靖江市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力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6%,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76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新增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个。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3165件,本年授权专利数3268件,其中发明专利数865件。
多措并举保民生,百姓生活更富
靖江市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让百姓在发展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财政支出绝大部分用在民生领域,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64亿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93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4元、增长8.1%。
把稳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靖江市积极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强兜底、保民生、稳就业”的作用,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招聘会、创业服务季,不断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机会。2023年新增就业人员1070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10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789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0%以内。
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靖江市加快推进新城建设,以金融商务中心、文化中心等为代表,提高城市品位的项目运营启用,以滨江休闲水街为代表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丰富了百姓日常消费场景。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全覆盖,乡村振兴学院揭牌投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城乡居民在住房、交通、教育、休闲、娱乐、卫生等方面的差距快速缩小。
把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关照对象。该市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困境儿童救助、慈善帮扶等兜底措施,确保困难群体生活有依靠。靖江市2023年政府10项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中,有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的“乐业马洲”项目、有关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原居养老”的提升项目、有关注残疾人就业兜底的帮扶项目等。2023年,靖江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1014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281人,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率100%。
持之以恒护生态,城乡环境更美
靖江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根本遵循,全力打造山青水美天蓝地绿的美丽靖江,通过高品质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2023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接近290天、地表水水质达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人均公园面积3.60平方米。
全面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理念。靖江市以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为重点,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等,确保工业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2023年,靖江市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6.45%,靖江新增4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新增城镇绿色建筑项目35个,总面积达113.14万平方米。同时,加大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理念的宣传力度,让低碳生活成为百姓日常的生活准则。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市域濒临长江的区位条件,靖江市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相关政策,积极修复长江岸线2.7公里,面积2597亩。常态化开展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执法整治工作,长江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入选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以“无废城市”创建为载体,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确保净土保卫战取得完全胜利。
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据了解,2023年,靖江市建成区城市绿地面积1407.15公顷,绿地率达41.4%;建成区污水处理率98.9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靖江市注重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2023年,完成户厕改造5465户,村庄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全面运行,在农村生活污水省级社会化治理示范县市综合考评中名列全省第三。其中,西来镇创成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
统筹兼顾促和谐,文明程度更高
2023年是靖江市深化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决胜之年,靖江市统筹推进教育、文体、卫生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不断提高现代文明建设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
教育事业方面,靖江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23年,全市教育支出14.11亿元,增长13.6%,远超其他各类支出增速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市幼儿园、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7%和104.3%。初中入学率达107.3%,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比例达100.0%。实施“靖禾拔萃”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科竞赛获国家一等奖3个、省一等奖66个。
文体事业方面,该市实施新一轮“小锡班”培养计划,推动锡剧事业薪火相传。市档案馆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数字馆、省示范综合馆。靖江不仅拥有一批高品质的文化馆、博物馆(农耕馆)、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还先后培育了10个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9个省“优秀业余团队”。靖江市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全市建成体育场馆5个,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4.45平方米。
医疗建设方面,靖江市积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55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391人,每万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6.5人,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4942张,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社会治理方面,靖江市不断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基础建设强化推进年和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获评省“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先进市。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保持全省领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靖江市委书记、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表示,靖江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殷殷嘱托,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扬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锚定“站稳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市”目标,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靖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