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潘阳:“中国蓝盔”用热血唱响“和平赞歌”

发布时间:2024-05-20 16:12: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有一种蓝色被赋予使命,有一种红色带来和平,“蓝盔”上有一道“中国红”,他们就是“中国蓝盔”!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为了世界和平义无反顾地奔赴维和任务区,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中国军人的素质担当、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90后”的维和军人潘阳,正是“中国蓝盔”中的一名英勇战士。2024年,潘阳荣立“三等功”,荣归故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张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人武部“送奖报喜团”所到之处,乡邻聚集见证,潘阳及其家人身披红色绶带,手捧立功喜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潘阳这孩子从小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学习用功,有上进心,一心想着参军报国,没想到他终于实现了梦想,也为父老乡亲们争光添彩了!”张桥镇圩港村书记张宏群眼含泪光地说道。

潘阳出生于江苏泰兴,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故乡,这片红色的沃土传统光荣、英模辈出,浸润了苦难中奋起的红色基因,听着杨根思、印克仁等烈士英勇事迹长大的潘阳,参军报国、维护和平的种子早就在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高考报考军校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的潘阳并未放弃儿时的梦想,大学期间刻苦学习、锻炼体能,随时为参军入伍做好准备。2014年6月,经过层层选拔,潘阳光荣入伍。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潘阳坚信,只要不断努力,自己一定能百炼成钢,终有一天实现自己的价值。2016年9月,潘阳考取南京炮兵学院深造。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某部队继续服役。2020年收到上级组建第七批维和步兵营的消息,潘阳立即报名参加维和任务。

维和的行前训练强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高强度的训练曾一度让潘阳几近崩溃,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他和战友们挥汗如雨进行着训练,有时中午加强训练就在训练场上搭灶做饭,以石为枕、以地为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层层选拔,潘阳终于拿到了飞往南苏丹的机票,戴上梦寐已久的“蓝盔”,成为第七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部队中的一员。作为一名维和军人,潘阳深知即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与挑战,甚至是付出生命,但他毫无畏惧,因为他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记得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看见赤脚的孩子走在荆棘丛中寻找食物,甚至拿着子弹跑到哨位下希望换取食物和水,潘阳虽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孩子们眼中的希望是什么?是否是醒来有面包当早餐?是否是有漂亮的新衣服穿?是否是每天可以迎着朝阳开开心心去上学?”看到这一切,潘阳真切地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奔赴维和区前,700名维和官兵铿锵有力、发自肺腑喊出“忠诚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这句话,更让潘阳深刻明白了自己踏上这片土地的责任与使命。

平时没有执行任务时,潘阳会教当地的孩子们跳舞、唱歌,还会拿着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教他们学写汉字。孩子们经常会用生涩的中文对维和官兵们说:“你好”“中国”。通过自己在南苏丹的亲身经历,潘阳深切感受到,参加维和行动不仅是个人的荣耀、家乡的荣光,更是肩负着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大国形象和军人风采的崇高使命,一言一行无不关乎祖国和军队的荣誉。

在其探亲期间,张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多次与潘阳沟通交流,了解其部队服役和家庭的情况,得知这么多年来妻子一直照顾孩子牺牲了事业,退役军人服务站、人武部主动了解其妻子的情况,链接相关企业帮其解决就业问题,解决潘阳的后顾之忧。

无血性,不青春。如今,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安全凯旋已有两年有余,潘阳不忘使命再次奔赴使命所在地,用热血和奉献奏响了时代最强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焦钰斐)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