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国情>

岳池县:特色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

2024-05-22 15:3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家的50亩大棚基地,一年能挣近20万元,长期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有五六个。”连日来,裕民镇土地堂村村民唐德全非常忙碌,家里大棚蔬菜到了收获的季节,他每天都带着村民采收成熟的蔬菜,对基地生产效益很是自豪。

而土地堂村返乡创业青年李前锋则利用附近的闲置土地开发了20多亩桑林养蚕,目前春蚕已经上市。这些天,李前锋带领村民整理蚕房、消毒杀菌,准备迎接夏季蚕种的到来。

“我家种了24亩桑树,每年可以养蚕约45张,忙碌的时候需要用工15人。”李前锋介绍种桑养蚕相关情况时说,“这种蚕桑结合的种、养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而在土地堂村另一边,村民田纪芬家5亩葡萄产业园的葡萄已经挂果。这些天,田纪芬带着村民忙着加强葡萄田间管理,争取将园中的“绿果果”变成“金馍馍”。

“我家的葡萄产业园有3个品种——马鞍、夏黑、巨峰,早熟品种夏黑将在7月陆续成熟上市。”正在园里疏果的田纪芬介绍到葡萄品种,“采摘期忙起来的话,要请八九个人来帮忙,那个时候葡萄园里可热闹啦。”想到未来的丰收画面,田纪芬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土地堂村曾是“摘帽村”,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自实现脱贫摘帽以来,该村以市场为导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各种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

近年来,裕民镇依托紧邻重庆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产业经济蒸蒸日上,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像土地堂村这样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产业基地,我们裕民镇几乎每个村都有。”裕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溢说,目前,该镇正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引导在外优秀人员回乡创业,实现“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郑仁平、王芳/岳池融媒)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