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化推进教育发展进程的时代,朝阳区深入践行“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的核心指导,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力推进北京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5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承办了朝阳区“教研共同体”全域教研研究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
以科技之星火 燃“创新”之未来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教研部曹洪彪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怀东院长进行活动致辞,他强调: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转型,提升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AI赋能课堂 燃“育人”之未来
AI赋能课堂不仅体现在提高教学效率上,还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教科院附小呈现的AI助力的展示课,体现出智能技术在个性化学习、实施反馈与评估、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熟练的AI技术应用,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以实践之星火 燃“数智”之未来
学校推进AI赋能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朝阳区五所学校将数智赋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工作进行汇报,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王薏校长
《数据驱动的多元评价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的研究》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刘心副校长
《作业数据资源应用对学校教与学产生的影响》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柏阳分校刘治国校长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学评一体化》
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东坝学校教学主任 周桐
《素养导向 AI赋能,促进高质量育人的探索实践》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魏华丽副校长
精准分析的专家指导 共探教育发展新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主任李玉顺教授围绕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这个主题,从数据、评价、平台、育人逻辑、实践逻辑、应用逻辑,包括现代教学生态、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变革、数字化思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现状,并对具体实施如评价、作业等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高屋建瓴的领导讲话 指引数智教育新方向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沈欣忆副主任首先肯定了朝阳区在数智赋能教育的工作,并结合两个层面、七个要点对教科院提出了在引领教师教研、成长等方面三个前瞻性的期望。同时,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希望朝阳教师在课程设计能力、关注知识结构、合理使用AI助力教学等方面做出努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詹伟华副书记听取了五所学校的汇报后,用“率先、行动、精进”三个词,对朝阳区数智赋能教育的发展给予高度肯定。五所学校的工作各具特色,非常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同时,提出今后发展中的三个建议,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此次数字化赋能展示活动,不仅展现了朝阳区实验校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增强了我校推进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转型、提升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的决心,促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需求,实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