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教、家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4-05-23 16:43: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石,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与之相伴而生的家教与家风对国家与社会的潜在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大学生是华夏大地精神的主要传承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者,其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走向,好的家庭、家教、家风对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传统,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教育规律,更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家庭、家教、家风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首先,宗法制度确立了我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架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世情伦理与世俗家庭联系紧密。家庭,狭义上来讲是指在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约束力和归属感的生活单位。在传统中国,广义的家庭,更是指宗族,族内有家。而所谓家风即家族代代相沿相传呈现家族人员精神风气、道德品格、审美情趣和整体气韵的家族文化风貌。它是一家一族在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精神风状的总和,通常以祖辈父辈的生活经验、智慧或价值理念蕴含在家训、家规、族谱等一些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状态渗透于家庭成员的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中。家风的代代传承通常要凭借良好的家教。家教是在一个大家族或小家庭中进行的对其成员的教育引导,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深深的影响。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但血脉不断,文明不止,就因为在中国有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价值基础,重视“教化”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家庭、家教、家风、三者相互统一,密不可分,在不同层面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家教的传承者与弘扬者,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运用与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作用非常必要。

第一,有助于夯实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球网络化与自媒体迅速兴起的时代,各种言论与思潮充塞学生群体的生活,一些错误的如“娱乐至上”等思想影响学生群体,一些学生理想信念渐渐缺失,功利化、世俗化、崇洋媚外的心理日益加重。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主题,内蕴“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家风是涵养大学生民族心、铸就民族魂、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动力。中国自古认为“家国一体”,在家庭结构的基础上延伸、建构为宏大的国家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中华家国文化蕴含的立德修身、睦亲齐家、爱国如家、家国一体之道,努力激活中华优秀家风家训的家国一体的共同体意识和社会治理功能,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故新时代所倡导的家庭家教家风和中国传统家庭家教家风在精神实质上具有高度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启蒙作用和协同功能,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伟大目标,同时也要将个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当中,在促进国家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二,有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在大学生优良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风传承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体认知。”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萌芽,一方面是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外化”而成;另一方面离不开家风的“内化”。要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优秀家风是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彻底否定,不仅意味着对错误价值观的彻底否定,还意味着个体认知对其的深入批判与反思,从而为彻底接受、信仰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因而,在大学生教育中适当融入中华传统优秀家教家风,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协同推进优秀家风建设和高校思政教育,也能在实践基础上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校风和家风的内在统一。

第三,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培育大学生法制观念。优秀家风以家国情怀、民本思想、实干精神等民族形式涵养个人的内在德行,并在家族叙事和优秀家风的传承方面得以彰显和表征。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对于大学生而言,优秀家教家风的生成性前所未有地催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并且,优秀的家教与家风所传达的道德约束弥补了法律的不足,向内约束人的心,将犯罪动机扼杀于萌芽状态。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积极倡导儒家以 “仁、义、礼、智、信”五德及相关德目为核心的传统家风家教,培育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教会学生判断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地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新时代优秀家教家风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对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的情感认同,其多样化的活态实践也同样关涉着大学生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需要融入优秀家教家风传承机制并发扬光大。(白秋梅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