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城东中学:五年跨越展宏图 省优高中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4-05-24 14:55: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古榕夹道、鸟语花香、书香浓郁、人文荟萃……一走进泉州市城东中学,一所只争朝夕的花园式的省级文明校园便映入眼帘,这里有老师勤教的身影,有学生琅琅的书声,有师生互相问好的微笑。

砥砺前行,顽强奋起,1997年秋,丰泽区委、区政府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为学校跨越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泉州市城东中学于2000年、2003年、2007年成功创建福建省三级、二级、一级达标中学,实现了在艰难中崛起的宏伟目标。

时光无痕,奋斗有迹。2018年以来是泉州市城东中学凝聚人心深化改革的五年,也是泉州市城东中学昂首奋进破局闯关的五年,更是泉州市城东中学硕果盈枝意气风发的五年。该校宏开新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尝试多样化特色办学,办学业绩突飞猛进,于2023年12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中校,昂首挺胸跻身省优质高中行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泉州市城东中学校长黄山说,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行“党建+”工作模式,积极将党建与校史融合,创磁场效应;党建与师训融合,创红专团队;党建与思政融合,创育人新篇;党建与社区融合,创聚力典型,形成了“四融四创”党建品牌与学校创新发展融合,促进育人全面落实,党建引领显现战斗力。

“‘党建+’工作模式切实提升了我们教职工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做好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日常工作中,我们把党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活动、家校社共建,建构起师生精神家园,很好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把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师生最贴心、最坚强的依靠。”泉州市城东中学党委书记戴小彬说。2018年以来学校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四融四创”党建品牌让全体教职员工把“小我”融入到城东中学的“大我”之中,每个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事可做、有目标可攀。干事创业的氛围,教职工澎湃的激情,成为城东中学不断成长和不断跨越的强大引擎。

党建有力量,发展有希望。在党建引领下,泉州市城东中学的校园环境、硬件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水平等都有了大幅提高。2018年以来,该校党委被丰泽区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该校团委获得泉州市五四红旗团委和泉州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学校获得国家级“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并连续获得福建省第一、二届“文明校园”称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一直以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每一位教师都当作优秀教师来看待,把每一位教师都当作人才来培养,以“教师幸福成长、梯级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助推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

为了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素质,学校实行新任教师规培制度,为每个教师量身定制由“校教坛新秀—校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市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泉州名师—福建名师—正高级(特级)教师”等层级发展目标,同时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有影响力的名师实施阶段性针对性培养,设立各阶段成长目标、培养课程、动态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使教师队伍焕发新活力。每学期,学校不仅聘请专家、知名教师为老师开设专题讲座及现场教学,还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日,组织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形式。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以多种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打造集教研、师训、科研功能于一体的教师教育基地。学校获得“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福建省首批师范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8年以来,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空间不断加大,目前,该校现有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6人,省级骨干1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市骨干教师44人,市级教坛新秀23人,市级名班主任1人。另有市名师培养对象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1名教师入选省高考学科命题专家库,2名教师入选市高考学科命题专家库。学校引进教育部属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45人,2024年9月学校教职工队伍中的硕士研究生数量将达66人。

课堂上,泉州市城东中学的学子们合作有序、思辨有力、积极参与,课堂成为他们个性张扬的场所,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乐园。校长黄山对记者说:“作为学校质量建设的生命线和师生成长的主阵地,活力课堂是学校‘一核、二特、多元’课程体系的生动实践。为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学校构建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德育与科技两大校本课程为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类、大思政课程融合类、国家课程选修拓展类、学科培优创新类、科普科幻类、人文与社会类、语言与文学类、艺术与审美鉴赏类、科学与技术类、体育与健康类、生涯与心理类等多元化课程群为支撑的全面育人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特长发展、个性发展。”

与此同时,该校抓实课堂建设的延伸线,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师生活动。学校坚持开展具有“学科味道”的学生活动,在活动内容上体现学科性,在活动形式上体现自主创新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如语文组的“国学经典朗诵大赛”,师生在诵读中真正亲近了中华经典诗文、丰富了诗文积累、感受到了深厚的国学底蕴;数学组求解“影子爬上墙”问题,力求融情境教学、激励教学、趣味教学为一体;美术组的现场绘画大赛,百余件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展出,形成一道独具魅力与特色的青春校园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一核、二特、多元”的全品育人课程体系不仅可以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拓展成才之路,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升学率,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增值。2018年高考综合改革以来,该校对音体美类特长生的培养均取得丰硕的成果,报考方向呈多样化分布,本科上线率都超过98%。美术教育发展尤其突出,在2024年的福建省美术高考中,城东中学李金凤同学勇夺全省历史类总分第一(290分),全省50名以内有4人,全省100名以内有6人。2018年以来,该校高考特殊类型上线率、本科上线率逐年提升,其中2023年高考特控线和本科线上线率取得双突破,特殊类型招生线上线率达到31%以上,本科上线率达到91%以上,打造了有效增值的范例。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加强科技教育,泉州市城东中学以福建省示范高中校和省教育科研基地校为基础,以育人方式改革为抓手,把科技创新教育融汇于学校教育之中,使科技创新教育成为其素质教育的特色。

泉州市城东中学致力于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依托机器人社团、无人机社团、科技活动社团等学生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打造校本化的科创教育课程。如在无人机课程上,该校结合理论与实操,开发“教—学—研—训—创”五位一体校本课程。同时,学校在科创教育上紧盯时代热点,将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热点和节能环保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该校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特色高中建设的基本模式,将科创教育与学科教学更加紧密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可供借鉴的普通高中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模式,为拔尖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储能蓄力。同时,该校立足长远,组建专业团队,与高校展开合作,提升教师的科创素养;并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将科创教育融入学校整体办学特色发展战略中。

2019年以来,泉州市城东中学共获得教育部门主办或教育部认定的科技类竞赛白名单项目全国特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1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9项以及多项市、区级奖项。同时,该校多位老师被评为省、市优秀科技创新辅导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后,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获评福建省示范性高中校为契机,立足学生成长,深耕教育事业,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理念先进、文化独秀、特色凸显、质量一流的优质学校!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