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看得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一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6-03 14:25: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沂水春风,遇见幸福。位于暖城鄂尔多斯的康巴什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康一中)建于2011年9月,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现有51个教学班,在校生2600人,教职工215人;学校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办学特色凸显、师生生活便捷;先后获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校园”“鄂尔多斯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位于新建城市的一所新建校,在短短十余年里,康一中一跃成为地区名校,领跑鄂尔多斯初中教育,探索成功的密钥,正在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走进康一中校园大门,迎面可见康一中标志性的校园文化铜塑——沂水春风。校园里充满了青春与活力,草木葱茏、景校合一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教学区的功能楼沿校园中轴线挺立,整体建筑布局温婉大气、疏密有致,运动区、休闲区、花园景观分布在中轴线另一侧;主干道等布局合理、动静分明,沂水春风铜塑、劲松园、桃李园、德馨花园等十大景观渐次分布,处处彰显出校园文化魅力。

康巴什区第一中学校园

文以化人,润物无声。学校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直以来,康一中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深入实施构建幸福文化体系、丰盈幸福文化内涵、提升幸福文化品质“三步走”文化兴校战略,厚植“幸福教育”的办学思想,遵循“幸福,由心觅”的办学理念,秉承“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校训,倡导“和谐”的校风,践行“大道至简,春风化雨”的教风,弘扬“日新日进,知行合一”的学风,以“八和”幸福文化为统领,构建“三悦”幸福课程体系,培养“五自”幸福少年,推动校园文化热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全力打造一所内涵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具有美好教育品质的育人摇篮,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奠基。

党建引领政清人和,构建以人为本和衷共济的管理文化

党建引领,文化兴校。自建校以来,康一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把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通过科学、人性化的制度体系,一以贯之规划计划,形成了独特的教师学生行为准则,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推动了学校良性发展。建校之初,康一中将办学理念定位为“创建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于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幸福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2020年,学校重新梳理办学理念,将幸福分解为教师幸福和学生幸福,探寻“幸福教育”的哲学依据,认为幸福是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种关系的和谐,“幸福,由心觅”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八和”文化横向关联,协同推进。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实施全方位谋划、项目化实施、精品化推进、品牌化提升的“四化”管理运行机制,有力保障学校各项决策、制度深入人心,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以人为本,践行责任。在发展过程中,康一中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题解决思路,变革治理结构和方式,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谋求共进退共荣辱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发展导向,优化组织机构,确保管理扁平化、科学化、人文性;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认为解决积弊已久的问题就是创新,多次邀请专家、上级管理部门到校把脉问诊,统筹推进管理机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制度,高效运行。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康一中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坚持人本主义价值追求,充分考虑大多数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以师为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完善规章制度,重大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反复循证。将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结合,推行商榷机制,形成“以人为本,和衷共济”的幸福管理文化。注重制度的落细落实,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逐层学习推进,确保在学习宣传上下真功夫,在规范程序上铆足劲,在治理效能上见真章,推动规章制度落实落细。

教师文化和而不同,引领好学善思心正气和的学生文化

专业引领,和而不同。制定《康巴什区第一中学教师培养方案》,以教师梯队培养为载体,细化安排、量化目标、制定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依托“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骨干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等研修平台,聚焦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实践,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以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为抓手,培养“四有”好老师。

教研创新,提质增效。全面推行学科主任负责制,狠抓校本教研工作,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加快推进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建设。紧扣推进“双减”“双升”的目标要求,聚焦教师教学中的痛点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构建了通识层、专题层、探究层三层课程体系。沉淀学习共同体实践和研究成果,让教师研修课程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将实践资源和研究成果不断注入课程中,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推注重常规考核,督促教师钻研教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优化作业布置,有效推进教学评价改革落实落细。以新课标和强化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制定主题、规划路径、总结经验,完善教研新机制,构建教研新模式,打造教研高品质。

校园艺术节很“燃”很青春

多彩活动,丰盈成长。强化学生自治意识,推行“自主管理”明确学生会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管理效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五育并举丰盈学生的成长底色。坚持“三凡”“四还”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举办校园文化创意大赛,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学习科研、文化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优创造等活动,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创新。认真执行《鄂尔多斯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五自”幸福少年为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模式,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文化睿和丰盈,助力生命绽放志同心和的课堂文化

聚焦课标,赋能成长。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走出一条基于学校“幸福,由心觅”办学理念的专业化课程建设新路径。以校园“八和”文化为导向,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构建幸福悦己、幸福悦物、幸福悦世“三悦”幸福课程体系。设立自觉健体课程、自我规划课程、自主调节课程等12类分支,开展55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全面实施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素养育人、协同育人的“幸福德育”一体化教育。

康巴什区第一中学三悦课程结构图

优化重塑,构建体系。一体化的课程建设全面推进课改。康一中确立“育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课程价值取向,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课程需求,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整合三类课程,兼顾差异,凸显“素养导向、多元开放”的课程理念,建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构化的课程设计深入推进课改。建构“1+X”学科课程群。编制教学实施流程图和教学设计模板,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两种模式的匹配使用,实现课程目标的层层分解、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以及教学评的一致性。精准化的教学评价高效推进课改。“三悦”幸福课程体系针对基础课程、主题实践和兴趣活动等不同课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利用智慧校园诊断平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力水平和学业质量进行分析和诊断。

“五好”课堂

五好课堂,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创新打造好目标、好理念、好学法、好思维、好评价“五好”课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悦”幸福课程体系从内容上打破五育间的壁垒,基础课程、主题实践、兴趣活动三类课程从课程形式上转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围绕教育、服务教育、保障教育,丰富完善“以人为本、睿和丰盈”课程理念,加快构建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未来、好生态“五好”教育新形态,不断完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环境文化和生美好,打造善假于物地利人和的公共文化

文以化人,润物无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学校文化、级部文化、班级文化三个层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全力打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文明校园、人文校园”。深入推进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赋予每幢建筑、每个景观、每面墙壁、每棵树木等以文化符号,达到环境涵养、德润心田的育人目的。用好用活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建筑物等,多点发力推进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校史文化、传统文化、学科文化“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模式,做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陶”。

开展优秀特色班级建设

强化宣传,擦亮品牌。创新打造“i一中”宣传品牌,成立学校文化师生解说团,编印宣传册《沂水春风遇见幸福——康一中校园文化释义》,搭建康一中微信公众平台,录制学校景观微视频,逐步塑造“康一墩”IP形象,推出“康一墩”的一天、“康一墩”带你看一中、“康一墩”小百科等栏目,持续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工作,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系列文化教育活动,让教育更有“知”有“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论坛、微博等媒介,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良性互动,协同共育。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建立常态治理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教育新格局。深入开展“千师访万家”“家校有约”“家长开放日”“传承好家风”弘扬家庭正能量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和性格塑造,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学校的一面镜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康一中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践中传承与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创新校园文化特色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完善校园文化长效机制,弘扬教育家精神,擦亮幸福教育品牌,奋力谱写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韩进 王玉琼)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