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研讨会召开!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分会场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24-06-05 16:58: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为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2022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综合学习方式的落地和创新,提高教师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2024年6月4日,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与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决定继续联合举办锦江区2024年春季学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研讨会”。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瑛,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蒋晓明,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兰,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周群,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李梦雪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并参与研讨。区教育局机关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区电教馆负责人,全区24个信息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教师,各学校分管负责人及相关教师共计1000余人参加研讨会,线上参与人数超过15000人次。

本次研讨会1个主会场,19个分会场。主会场使用直播的形式,19个校区同时参与主会场开幕式,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瑛致开幕词。

晁宁信息化名师工作室“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展示

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是重要的分会场之一,呈现数学、语文各一节精彩的项目式学习汇报课课例,分会场由晁宁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成员黄文玲老师主持。

来自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的晁宁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张岭老师,呈现了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我是营养师》汇报课课例。

张老师以“为六年级学生设计一份一周的营养午餐食谱”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与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做解释或说明”的整个数学过程;运用百分数,统计图表,数据的收集,单位换算等知识,设计出营养午餐食谱;初步感受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意识。

杨倩老师以《创建班级想象岛》为项目,展开了一堂精彩的项目汇报课《为班级想象岛创编故事》。

为深入推进新课标理念落地,切实发挥集体智慧,以“创建班级想象岛”为主题,旨在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杨老师通过情景剧、故事等方式,将学生引入“想象岛”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学生根据设计想象地图,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班级想象岛的创建,课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专家点评明方向

课例汇报结束后,陕西师范大学博士、项目式学习联盟指导专家李梦雪对张老师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我是营养师》汇报课做线上点评。“本次汇报课环节设计清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强化了数学核心知识和素养的培养。”李梦雪老师认为本节课例结合统计与概率知识,设计了符合小学生营养标准的午餐食谱,具有创新性和教育性,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对营养不良、肥胖等不同群体的考虑,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群体需求的回应。同时还指出,在汇报课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提问、交流和质疑,以及如何在板书中呈现关键细节,从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周群对杨老师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为班级想象岛创编故事》汇报课做线上点评,认为语文杨老师富有创意地构建了一个以“把我的想象告诉全世界”为主题的学习情境。

“项目设计具有层次性,有助于学生的能力从理解到实践逐步提升。”周群老师表示,通过编写故事、绘本创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同时还指出,教学目标应更加严谨和准确,且应更多地关注不同能力层级学生的提升,确保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思考和练习机会。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数字化转型是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已经站在了数字化转型的风口之上,以信息化助力,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课标实践研究。

晁宁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在学校数字化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名师工作室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实践数字化转型的平台,也是学校数字化资源的汇聚地、种子教师的孵化场、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助力学校在新时代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锦江实验学校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努力践行新课标,探索和创新精神为锦江教育注入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冉茂生)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