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研讨会——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分会场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06 16:07: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2024年6月4日,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与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联合举办的2024年春季学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先行者们汇聚锦江,深入探索新人工智能挑战下,新课程标准落地实践路径,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尝试,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新方式。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作为分会场之一,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为主题,与来宾们交流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新课标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瑛,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蒋晓明,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兰,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周群,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李梦雪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为嘉宾参与本次研讨活动。谢祯工作室的成员老师、汪海鹰工作室的成员老师、谢丹工作室的成员老师、盐小共同体学校的老师、锦江区的骨干老师、来自其他区域的教育同仁以及相关教师共计1000余人参加研讨会,线上参与人数超过15000人次。

集智共研 聚力而行

大会采用1个主会场与19个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讨。主会场使用直播的形式,各分会场同步收看开幕式直播。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瑛致开幕词。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做主题为《新人工智能挑战下的项目式学习实践价值》的讲座。

教研相长 众行致远

在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分会场,汪海鹰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李佩佩老师与三年五班的学生呈现了数学项目式学习探究课课例《盐道爱心商店》一课,“盐道爱心商店义卖什么文创商品?怎样去进货呢?”作为大情境主问题。数字化学习平台赋能数学自主学习,学生经历从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表示-分析决策的统计全过程。真实情境中,建构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了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从已有经验的“画正字”到“以一当一”的作图转变,为条形统计图学习打下基础。交互式教学工具的辅助让数据整理可视化易分析,激活学生数据意识,让“数据”与学生自主对话。交互式教学工具能够呈现学生们多形式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互学互评,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

汪海鹰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刘巧老师与五年级三班学生,共同呈现数学项目式学习探究课课例《心手相连,汉藏情深》一课。在设计礼物包装方案的过程中,结合美术与劳动学科知识,将礼物的包装纸绘制成平面图形,并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发展推理意识和优化思想。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教学平板与学习通软件记录探索过程,建立数学与生活、形与数的联系。教师使用锦江教育云平台进行备课与上课,能有效收集学生反馈的资料,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进行指导。

数字化教学以“四两拨千斤”助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谢祯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成员卢子荷老师与二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呈现语文项目式学习展示课课例《制作天府美食介绍卡》。以技术激活真情境真体验。一分钟微视频引入课堂,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一份展现川菜独特魅力的天府美食介绍卡,向来盐小参观学习的外地老师们展示川菜的风味?”进行了前期文化探访、制作体验、图文识字等探究学习过程,拓展了学习场域,创新了学习方式。

本项目将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融入天府美食文化的探索中,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实践中识字学词,感受汉字的魅力,同时深化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理解。本次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传播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谢祯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成员黄珈琦老师,以“素养导向”为引领,推进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发展,她与三年级九班的孩子们带来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究课课例《介绍我的植物朋友》。

知识共享——技术帮助学生共享信息,实现互促互评。黄老师创设情景进行项目任务颁布:如何介绍我们喜爱的植物朋友,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喜欢上呢?本次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项目式学习,旨在将学生的创意表达训练置于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环境中,能够解决真实问题。投屏技术让学生进行资源互享以及评价,读写落实使得项目成果可视化,实现学生互学互改,以数字教育赋能提质课堂教学。

谢祯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成员郑晓丽老师和五年级四班的同学们呈现了语文项目式学习探究课课例《创编民间故事舞台剧》。郑老师在导入环节借助云平台发布喜欢民间传说的原因,生产词云快速聚焦文体特点。本项目中的创造性复述故事,这是在中年级“简要复述”“详细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

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代入角色讲;变换故事的情节顺序讲,设置悬念,激发听众兴趣;对故事进行想象加工,增加合理的情节;添加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等细致生动的描写,添油加醋讲故事,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了。借助云平台评价的及时和参与面广的特点,师生充分发挥好评价的作用,以评促学,做到教学评一致性,促使目标的达成,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

谢丹信息化名师工作室谭奕萱老师和五年级一班学生共同呈现项目式学习启动课的课例。谭老师以“Call for Help”为主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跨文化交流需求,通过“Make an Emergency Call Card for Foreigners Living in Yandao Community”的项目任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用英语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力。

在Fun Time文本部分,利用云平台还原真实场景,建构起语境-语义-语用的学习层次,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对中国四种紧急电话求助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借助学习紧急电话求助的相关语言知识,增强了信息搜集、整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技术赋能”创设与主题意义相匹配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迁移的兴趣、积极交流和合作探究的热情,推动在不断发展的情境中完成意义建构和价值观确立。文本学习后,将所学链动运用于真实场景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探究采访和视频里中外紧急求助电话的不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国际视野,同时讨论探究本次项目式学习的作品,助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此外,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盐道校区王亚菲老师呈现了科学项目式学习探究课例《设计制作一份围绕自然博物馆矿产资源厅的解密逃脱游戏》。以“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找到岩石正确的名称?”作为大情境主问题,以智慧云平台支持了观察与思考的思维呈现,王亚菲老师带领学生像地质学家一样经历观察岩石,寻找特征,认真记录,对比资料,借助工具,搜集证据,整理信息,确定名称。最后学生需要利用学到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为博物馆设计解密逃脱的关卡,再次经历了思维的进阶,体现出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数字化转型,前行正当时。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之际,盐小借助磨课,磨砺教师团队,本次课例展示打磨功在平时,依托教师培养课程,教师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并借助各学科教研组进行实践研究,同时在学科团队的共同支持下,信息化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党员教师思在前行在前,教师团队善创善思,践行“厚德如盐 适融入道”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以创新之力实现新课标下素养落地,助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盐小始终坚持适融适切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盐小全体教师教学思维模式,探索“教师智慧”引领盐小共同体学校智慧教育发展。盐小作为“四川云教直播学校”主播学校,持续将优质教研教学资源借助平台进行辐射,将最新的研究与实践与“云教共同体”乃至全国范围进行分享,为师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教育服务。数字转型需要用好技术,用在关键处,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主线,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每一场推动变革成功的行动从来都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行动。盐小聚焦项目式学习,不断在实践和操作中打破、重建,提取素养导向下的课堂实施理念、路径、方法,进一步提炼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实践的探索方法,提出驱动型问题,创造活力、开放、高效的新课堂,进一步推动教育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地发展。(冉茂生)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