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戎装”换“工装” 无怨亦无悔

发布时间:2024-06-13 18:06: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这几十年的光阴岁月里,攀枝花市西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吃的食物丰富多样,交通运输高效便捷,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近日,站在曾经工作过的废弃厂房前回忆过去,向兴华倍感时光荏苒沧桑巨变,曾经的过往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向兴华,男,中共党员,1940年出生,今年84岁,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区。家中共有3兄弟,他排行老大。

少年壮志不言愁

向兴华永远不会相信自己的身份会因国家政策而发生改变,突如其来的变故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幼小的身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迫从事繁重的农耕活路。1950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土地改革法》指出,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让向兴华全家如愿分得土地,不得不告别重庆合川搬到太和区小河乡米市村开始农业生产。跟大多数中国农村娃一样,繁重的农活过早地压在了他的肩上,上山砍柴、烧火做饭、洗衣割草、放牛、放羊、守晒坝和保管室,这些杂七杂八的农事伴随他度过了整个童年。

“泥腿子”跨上钢枪穿上军装

1958年,已满18周岁的向兴华得知成都军区来征兵的消息,萌生了当兵的念头。作为家中长子,起初家人并不同意他当兵,但这个憨厚敦实的农村娃心中拥有一颗报国之心,对军队充满了向往,即便家人反对,向兴华还是义无反顾地报名参了军。

1958年的某一天,向兴华跨出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这是他实现当兵梦想后特别开心的一天。这天早上,村里锣鼓喧天、醒狮起舞、红旗飘飘,为入伍的青年举办了难忘的送行活动,特别热闹。在欢送的路上,向兴华的父亲紧紧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到了部队一定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战士。”

他以成都军区步兵6团3842部队的军人身份和心怀祖国人民的壮志通过重重考验,光荣入伍。来到部队后,他在连队分配时始终认识到,作为一名新兵战士不论分到哪里?具体干什么工作?对于组织分配绝不能有丝毫怨言,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穿上军装,拿起钢枪,保家卫国,即便“抛头颅、洒热血”,他从不退缩。头顶五角星,心里装着人民,无论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军人向前、再向前的步伐。

凉山平叛剿匪经历生死考验

曾经发生过的湘西剿匪、乌龙山剿匪、林海雪原剿匪行动都发生在建国初期,大凉山剿匪因其发生在西南边陲更为惊心动魄。参军不到半年的向兴华所在部队首先就面临大凉山土改和剿匪工作,为了清剿土匪武装,他与战友们每人仅带7天的口粮出门,并且轮流背一天锅,背锅那天就负责煮饭。大家都是先吃米,米吃完了才吃熟粮。粮食吃完了后只能等待通司带粮食支援,其过程既有生死考验,还面临饥饿的严峻考验,实在饿得不行只能捡野生菌勉强充饥,由此发生过捡吃野生菌中毒不得不用担架抬着行军的事件。

1958年初冬,向兴华已经成长为上士班长,经常率领战友们顶着严寒,脚踩着厚厚的积雪,在高山之巅、丘陵河谷追击匪徒。在一处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带,向兴华带领的野战小分队遭到武装土匪袭击,奋勇还击过程中,四名战友不幸中弹牺牲。向兴华拼死掩护,背着战友遗体向着安全地带转移。经过一整天的战斗,到了傍晚枪声才渐渐平息下来。借着夜色,向兴华和战友们沿着高山、峡谷、小道,肩抬手扛,辗转数十里把牺牲的战友抬回连部营地。他们全身挂满湿漉漉的泥彩,早已分不清是雨水、雪水,还是牺牲战友流出的鲜血。

1964年12月12日,凉山最顽固的首恶叛匪罗洪木呷和罗洪古尔在顽抗了9年多后被全数歼灭。向兴华和他的战友们为凉山平叛剿匪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更为凉山民主改革、政权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

血肉之躯筑英雄铁路

1961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向兴华所在的部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开始修建成昆铁路峨边段。该路段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根本就没有路,不要说机械设备,就连人马都难行。但毛主席一句“没有路,我骑毛驴去”,这份领袖的决心,鼓舞无数成昆线筑路工人勇往直前。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初到工地时,公路没有修通,各种机械就算拆了也运不进来。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向兴华和战友们翻山越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没有机具,就用钢钎、二锤和炸药作业。没有电,就拿着火把、打着灯笼争分夺秒施工。

他们白天行走深山大泽,夜晚寻山洞露宿,幕天席地,与虫蛇相伴,与猛兽为邻。夏日有头顶的骄阳和脸上能蒙住眼睛的汗水。冬日有凛冽的寒风、雨雪,和走起路来两脚泥的山行小道。

修铁路的第一年,向兴华所在的部队就牺牲了12人。如此巨大的牺牲,是和平年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上三线无惧脊梁压弯,不怕解放鞋磨穿

1964年3月,当兵结束后,向兴华回到了重庆合川务农、结婚。

1965年5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合川——渡口三线建设急需大量的人力。广播里不断播报着渡口三线建设的招工通知,那是向兴华第一次听到“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想法一直萦绕在脑际,便迅速报了名。

25岁的向兴华背着一床破旧的棉絮坐汽车3天2夜,途经会理、平地,从拉鲊过河,到建工指挥部下属27号信箱报道,在曾经的弄弄坪、荷花池炼铁厂临时居住,后到拉罗河采石场定根。向兴华清楚地记得,刚来这里时,没有交通工具,没有住房。他和几十名工友用一整天时间,每人从五十四扛一根木头,步行至荷花池吃午饭,接着扛到河门口搭房子和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繁重工作,让肩上磨起了厚厚的老茧,腰肌长期负重,劳损越来越严重。每天吃的是干白菜、干茄子、干萝卜、干四季豆,“四干”伴餐还有“钢丝”“牛毛毡”就是当时他们生活的写照。这样的日子很苦,“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觉。

1965年至1971年筹建了渡口市硅酸盐制品厂后,向兴华便离开采石场来到这里工作。在硅酸盐厂二十多个年头的工作生活里,他先后担任保卫股股长、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厂长。那时的他,心里没有胆怯和退缩,满满的都是期待和信心。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充满干劲和热情,一心投入建设,为国家奉献力量。

1977年,厂里落实国家的有关迁家政策,向兴华举家搬迁至仁和区民政乡。1978年全家转为城镇居民,搬到厂里却没房子分配,全家6口人住在保卫股办公室。爱人安排在厂劳动服务站搬砖、打石头、筛下脚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3个子女先后参加工作,向兴华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先后住进了职工宿舍、自建房、商品房,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幸福感不断提升。

“党的一声号召,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立刻到哪里,上山下河,毫无畏惧。为了建设,我们想过不少奇招,流过许多血泪,那真是一个令人怀念和振奋的火红年华。”从扎根河门口采石场到入职渡口市硅酸盐制品厂,再到2000年退休,向兴华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不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更是将终身都奉献给了这里,甚至还将子孙后代也留在了西区,和攀枝花一道经历建设、发展和走向辉煌。

如今,向兴华已经84岁高龄,精神依然矍铄。西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他和家人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田金艳 彭建文)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