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为旗 为战育人

发布时间:2024-06-14 13:28: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三月,金黄的油菜花开满湘北大地,满地黄花间蜂拥蝶戏,像是在庆贺一件好事将至。

只见,一支队伍在热闹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走了过来,走在队伍前方的是一块熠熠生辉的“二等功臣之家”牌匾,而在队伍上方有着一条醒目的横幅——热烈祝贺宋敏同志荣获二等功。

听说部队来送喜报,父老乡亲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迎接,共同见证这一光荣时刻。乡亲们拿着手机一路跟拍,热烈的掌声不绝于耳。

“儿子在部队立功了,部队和地方领导专门把喜报送到家中,这是我们家新年来的一件大喜事!”宋敏的父母脸上乐开了花。父亲宋小云手捧着喜报,激动地说道:“感谢部队的培养,孩子才有今天的成绩!儿子的选择是对的,好男儿就要建功立业,我们为他的进步感到骄傲!”

在乡亲们看来,宋敏从小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而在父母看来,宋敏从入伍的那一天开始,便是“祖国的儿子、人民的儿子”。他也始终秉持信念,数十年如一日的扎根在为战育人、为战科研一线,做一颗让组织信任、让学生叫好、让部队点赞的“种子”,在三尺讲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躬行大道: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师者情怀

“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对讲台充满敬畏,把站稳讲台,上好每一堂课作为第一要务。”这是宋敏对教研室里年轻教员经常说的话,同时,这也是他站上讲台成为教员那天开始一直遵守的信条。

初入领航课堂的他,在承担日常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外,只要一有时间他便开始加班加点的自学专业课程,遇到难点疑点就向专家教授请教,一到假期便跑到部队领航部门代职学习。

学习成为了宋敏的一种生活习惯。同在一个教研室的专家教授回忆到,“他是出了名的拼命,对待专业知识的严谨和执着,感动和影响着身边的同志,教室里的学生,他真正做到了立身为旗。”

数十年如一日的躬耕为战育人的三尺讲台,他坚守师者初心,践行育人使命。上讲台,他一丝不苟、课比天大,课前精心准备,将典型战例和部队案例融入课堂,让学员在他的讲述中清晰了解战争、认识战争。

近年来,宋敏还代表地面领航专业先后多次参加教学竞赛,并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站上讲台,就要对学员负责、对部队负责、对国家负责。”他身体力行地在教研室提倡“向我看,跟我学”的教风学风,立身为旗,让初心和使命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熠熠生辉。

秉持大义:心有大我、矢志空天的战士品质

周末早上9点多,宋敏已经在实验室工作了两个多小时。

大家不知道这位大家口中的“宋大哥”每天几点睡觉,几点到办公室的。“晚上10点、12点、凌晨2点、4点都有收到过宋教员的短信,有了任何的新想法便立马问大家,‘有空吗?’”

大家开玩笑的说道:“宋教员这是在为领航专业的发展‘站岗’呢,像一名战士那样日夜守卫着。”他不仅像一名战士那样日夜守卫着,他更像一名战士那样忠诚事业,顽强拼搏着。

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战术战法快速革新、新型作战理念实战运用……一系列的新提法给地面领航专业教学带来极大挑战。尤其是新大纲颁布实施后,部队组训模式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便要求该专业在教学训练中按纲施教,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让课堂更好的对接“战场”。

“我们的科研创新、教育教学只要祖国和部队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宋敏常说的,他始终埋头苦干,将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行,矢志空天,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途上不懈努力奋斗。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教学创新、服务部队、研战为战的过程中,该教研室在宋敏的带领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成果,2022年某教学成果,获评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次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胸怀大局:聚焦前沿、研战教战的奋斗姿态

“这样的演练,过瘾!”毕业综合演练结束后,学员高雨锋满脸兴奋。

2023年仲夏,一场地面领航模拟作战综合演练在空管领航学院某实验室上演。毕业班学员按照指挥要素,依托信息系统和模拟系统,教员既是出题人,同时也和学员扮演的蓝军展开对抗演练。

人人担纲角色,个个接受检验。为战育人,首先要练就教员的过硬本领。教学条件的改进,收益的不仅仅是学员,教研人员的教战研战能力也在各类训练平台中得到锤炼提升。

“现代战争首先从实验室打响,要想让学员心中有千军万马,课堂就必须闻得到战场硝烟。”从部队选调至院校,宋敏就深感到自己在“作战”领域认识和理解不够,他说,“作为专业教员,只有研战才能教战,不懂‘作战’的教员是教不了‘战士’的。”

随着全军备战打仗,研战为战的氛围愈发火热,该教研室的步子也迈得越来越快,宋敏和他的团队成员围绕某科研重点方向,申报立项了一系列研究课题,不仅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而且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一线部队的协作交流,通过科研攻关拉近了院校教员与部队领航部门之间的联系,科研服务部队的成效逐步显现。

融汇大智:求真务实、勇于攀登的求索精神

军校教员,其实就像登山者。面对教学,对待科研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实里走。从最初地面领航专业的“门外汉”到现如今专业里面的行家里手,宋敏的每一次努力都不曾被辜负。

他像是登山队里的“领头羊”一般,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融汇所有人的智慧,在攀登教学、科研的高峰上同心同德,攻破一个个难关,取得一项项喜人的成绩。

他善于总结,将“讲情怀、重实干、有温度”作为教研室团队建设的主要思路。他总说:“要抱有情怀的去对待专业、对待学生,教员站在讲台上就是一面旗帜,给学生讲太多的情怀不如做给学生看。师者,言传身教。”对专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战斗负责便是一名军校教员最质朴的情怀。

往高处走,站稳一方教育者的三尺“阵地”。育人是一份良心活,特别是为党育才、为战育人,更容不得半点虚功。从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内容、编好每一本教材、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切切实实地把工作落到实处,在每一次“交卷”后都能问心无愧。

对自己要求如此,对教研室的教员也是如此。他在教研室立起实干导向,争取机会、创造条件、想尽办法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创造环境,搭台唱戏,为大家铺平干事创业的道路。

往心里走,走出一片新天地。我们在形容教员时都会说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内容的走心势必要求教学形式的“走新”。军校的课堂连接着未来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法无定法,贵在得法。

对待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他来回切换着教员、项目负责人、主任的角色,将自己全然的融入岗位,投入事业。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教研室团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色完成了很多急难任务。教研室也先后获得“四铁”先进单位、保密先进单位、优秀基层党支部,2022年教研室因各项工作突出,荣立集体三等功。

如今,一批批学员走向部队,从课堂座位转入实践战位,面对新征程新挑战,宋敏和他的学生、同事、战友信心满满。(吴曦 曹明松 邹栗成 汪培烁 宋科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