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赋能 专家引领——成都市锦江区“劳动+科学”双向赋能专项提升活动在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17 10:45: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2024年6月14日,成都市锦江区“劳动+科学”双向赋能专项提升活动在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班建武教授走进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开展项目调研和指导活动。

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瑛,锦江区教育局德育和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科科长张津博,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陈瑾,锦江区劳动教育教研员赵洋洋,锦江区科学教研员杨彬彬,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晁宁全程参与活动。区电教馆赵莉老师、区属各学校劳动教育、科学学科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共计120余人参加活动。

现场观摩乐参与

参加活动的专家、领导、老师们饶有兴致地参与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科学种植奇妙多·星娃采撷显身手——六月丰收季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同学们大胆创作,精心构思,用灵巧的双手将三趣园中科学管理、精心种植的向日葵搭配成了一个个生机勃勃、各具美感的花艺作品。随着一篮篮美丽绚烂的插花作品新鲜出炉,参会老师也迫不及待地参与到花篮的制作中,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创作的乐趣,尽情发挥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学们通过在热缩片上绘画、热缩、滴胶做成各种挂饰,带领着参观老师们进入了热缩片的神奇世界。他们热情地给老师们讲解着制作热缩片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用热缩片制作精美小巧的钥匙扣,邀请老师们一起动手DIY属于自己的专属装饰挂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到科学的神奇。

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纵横交错间传承千年风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同学们以“年年有鱼”为主题制作的竹编工艺品在现场展示,详细地介绍着竹编工艺的发展历史、竹编基本编制技法及分类,还邀请前来参观的老师们一同体验制作竹编鱼,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播下了种子。

专家讲座促提升

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班建武教授以《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题进行专题讲座。班教授高度赞扬了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的劳动活动具有强有力的思想性与社会主义制度属性。

随后,班教授向大家详尽阐述了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结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学校要深化产教融合,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并对传统劳动形态教育进行升级改造,彰显劳动教育的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的有机统一。”同时,班教授强调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高度重视生产关系的教育,需要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劳动世界。

活动在分享交流中落下帷幕。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将着重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试点学校的引领作用。(冉茂生)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