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家校共育主要是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多方教育主体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拓展教育资源的条件,影响和改善家教、家风,加强和促进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共生,实现家庭、学校、社区的协调发展,父母、孩子、教师及相关人员共同成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家校合作有助于促进新型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会很大程度上提升父母的教育素养,避免家庭成员之间在教育上的分歧、矛盾,帮助父母更好地成长,最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样,家校合作也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齐家树人》一书展现的现代学校制度包括家校合作共育体系,因为家校合作凸显了多元办学的主体,汲取了父母、社区的资源智慧,从而促使学校加强自我管理,促使教育更丰富、更完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两者之间的共同教育,更是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首先,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和培养社会技能的主要场所。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孩子们可以建立起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也是孩子们形成社交技能的重要场所,他们在这里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然而,家庭同样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教育具有时间上、情感上和资源上的优势。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随着未来学校形态的变化,孩子们在家庭的时间会越来越多。未来的学习时间、地点会发生变化,家庭将成为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中心,研学旅行、了解自然、阅读等学习都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整合。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他们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地方。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氛围,都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一个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建立起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提升,而家庭的教育则让孩子在情感和人格上得到完善。只有当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品格的下一代。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共育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尤为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减少教育焦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长和学校应当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应当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支持学校的教育方法;学校则应当尊重每个家庭的特色,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齐家树人》一书从习惯养成、生命成长、亲子关系、榜样教育、高效学习等五大模块进行家校共育相关内容的深入探讨,并在每一章节设置成长聚焦、父母课堂、妙计锦囊等小单元,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背后原因的深刻剖析。并且引经据典,引用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专家研究成果,为文章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撑。不仅如此,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家校共育的实践效果,本书选取了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剖析,例如以烟台黄渤海新区第四中学2021届学生为例,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检测成绩作为参照,为文章观点提供了现实依据,读者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家校共育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齐家树人》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首先强调了家校共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者指出,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支柱,二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通过家校共育,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家庭和学校角色分析方面,本书深入剖析了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自职责与优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应承担起培养孩子的品德、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责任;而学校则是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兴趣培养等方面。通过家校合作,双方可以互相补充,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本书还分析了家校共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通过家校共育,孩子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得到更全面的关怀和支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家校共育也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再强调家校共育重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作者认为,家庭和学校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应当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通过家校共育,我们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这本关于家校共育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它强调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家庭和学校的角色,探讨了教育理念与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剖析了家校共育的实际效果。同时,它也强调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让我们更加关注家校共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虽然本书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但它的价值依然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校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优化家校共育的实践,以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烟台开发区第四初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 孙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