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东营职业学院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21 08:50: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紧密关注地方产业发展动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院积极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了更好地服务山东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近日东营职业学院与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通过教学院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建设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产业学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有效衔接,实现学校与产业之间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继续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体,形成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探索校企双主体或多元主体办学机制,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加快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按照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完善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接“十强产业”产业空间布局要求,围绕高端装备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装备、数控机床、海工装备、轨道交通、氢燃料电池7大领域建设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主动服务山东省社会发展需求。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现代产业学院内部设立企业教师专岗和产业教授岗,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有计划地派遣相关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开展校企教师联合授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承担现代产业学院内部师资交流、培训等业务,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载体。

通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深化与行业组织和产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发挥学校人才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共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应用课题研究,联合开展企业项目攻关、产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等工作,共享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供稿:东营职业学院 郭向国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