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云南新质生产力 发力三大新财政 壮大三大经济 蓝源资本廖文剑博士省委中心组授课

发布时间:2024-07-10 15:05: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7月4日,云南省委理论中心组在昆明举行集中学习。会议邀请蓝源资本董事局主席、浙江日报光荣浙商智库执行主席、北京蓝源民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廖文剑博士进行专题辅导。省委书记王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省委书记王宁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蓝源资本董事局主席廖文剑博士是第一个走上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授课讲台的民营企业家。

他是创投行业专家,十余年来主导发起建立20余只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型基金。已有14个投资项目成功上市。他曾获“中国优秀股权和创业投资家”、“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著有畅销书《资本的力量》。

他还是产业链整合领军人物,打造了“众陶联”“众美联”“众车联”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众字辈”系列产业链平台型总部经济案例。其中,众陶联是党的十九大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唯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众美联等被商务部等8部门评为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

会中,廖文剑博士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平台、股权、数据三大新财政 壮大云南资源、园区、口岸三大经济》为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从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特质内涵、重要意义,平台经济的概念属性、发展途径,耐心资本的定义特征、重要作用等方面出发,结合云南特色产业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发力平台、股权、数据三大新财政与八大实施策略,推动云南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新动能

廖文剑博士首先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他指出,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今天,传统生产力模式已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意味着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强调传统产业应通过改变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其具有五大关键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度融入绿色化、打造数字核心及释放人才活力。

早在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以及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性阐释,两会期间进一步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024年3月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创新发展。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就在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大核心抓手。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云南而言,不仅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云南可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抢抓发展机遇,落实中央经济政策

中央层面正大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平台经济、股权投资与新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各省市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红利,积极引进和培育平台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活力的资本市场体系。

廖文剑博士强调,平台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具有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效率等显著优势。云南可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为云南的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可积极推广股权财政模式,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

三、剖析云南产业优势,“八问”产业共性痛点

2023年,云南省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结构优化、全面深化改革、区域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今年是云南省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承上启下之年,明确了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一系列2024年重点工作。

(一)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八问”

廖文剑博士指出,云南当前的绿色能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高原特色农业优势、生物资源优势、文化旅游优势、劳动力优势及区位优势等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但还面临着产业链现代化程度有限、轻资产平台缺乏、产融直接投资体系欠缺、财政增收压力加大、债务风险加大、国企产业经营难度大等痛点,制约了云南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廖博士强调,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基础。然而,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三大新财政、壮大三大经济等方面下足功夫,探索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发展路径。

在会上,廖文剑博士提出“八问”,引人深思:

如何在产业链招商引资上有新发展?

如何在产业数字平台经济上有新突破?

如何在产业基金直接投资上有新成效?

如何在发展资源、园区、口岸经济上有新招数?

如何在深化国企改革中有新思路?

如何在股权、平台、数据财政上有新创收?

如何在化解政府财政风险上有新破解?

如何在特色产业链创新发展上有新动能?

(二)先立后破,推动云南产业行稳致远

针对这些问题,廖文剑博士提出了“先立后破”的解决思路,即先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新生态;再逐步破除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他强调,要立足云南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发展策略,避免一刀切和盲目跟风。

(三)云南省发展新质生产力八大途径

他指出,云南在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他提出了以下八大途径,助力云南发展新质生产力。

1.加速发展“五新”经济,打造云南经济新增长极

廖文剑博士建议借鉴产业链中观经济学与产业链中观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立足城市特色产业链和平台经济,发展“五新”经济,即开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创造新模式、构建新业态、培育新资本。

2.推进产业链互联网建设,开发云南产业新业态

云南作为西南经济枢纽,应着力构建产业互联网,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产业链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升级,提升效率与质量。通过集中采购、物流、供应链金融及数字化营销,降低成本,拓宽市场,破解融资难题。促进跨界整合,培育百亿至千亿级产业互联网集群,建设新金融中心、数字贸易中心、产业链服务中心等,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深挖要素价值,加速产业数字化,革新传统产业链,构筑云南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3.创新云南特色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基于云南每个产业的核心特色,制定一系列个性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包括招商型、培育型、平台型、链主型等,以精准匹配产业及企业需求,发展云南省农业要素、工业要素、服务要素、数据要素等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帮助云南各细分产业的龙头企业成长为链主型企业,构筑数字化平台型总部经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普惠金融是“三农”工作的关键抓手,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发展,打造小微企业全面数字化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服务平台,促进共同富裕。

针对云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面临的痛点、难点,通过特色产业链平台建设,链接和赋能数百家上下游企业,聚焦每个产业供应链,整合发起产业互联网平台,打破单打独斗、恶性竞争、一盘散沙、同质化竞争等局面,构筑云南特色产业定价权,实现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为云南地方带来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云南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4.壮大耐心资本,推动云南产业可持续发展

壮大耐心资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动能。“耐心资本”代表着对回报周期有更长的期待、对短期收益以外的一些其他目标的追求、对波动性有更大的容忍。廖文剑博士指出,壮大耐心资本需应对三大矛盾:资本收益最大化与产业投资回报有限、流动性需求与退出难、LP与GP退出压力与耐心资本对GP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诉求。解决之道在于政府引导基金、国有资本、家族基金等资金形成耐心LP群体,培育懂政策、懂服务的GP,并深化系统性改革。对GP能力的要求从单纯地提出价值最大化转变为追求产业价值最大化、社会价值最大化。

5.创新发展方式,构建云南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双碳产业链数字化,引入“众能联”平台,整合风光储充产业链,打造一体化产业综合体,促进绿色制造业集聚。同时,优化矿业平台经济,提升整合与创新力,加速数据资产化,助力矿业跨越发展,共促“双碳”目标实现。

6.加速数据资产化进程,释放云南数据要素潜力

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资产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可以借鉴“众数联”等数商,构建完善的数据运营管理体系,涵盖登记、确权、标准、使用、开发、评估、收益、销毁、监测等全流程。通过数商服务机构,帮助云南落实财政部关于数据资产入表等相关文件精神,形成细分产业数据链,开展数据产品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业务。鼓励企业利用数据创新,实现产品与服务优化,构建数据资产化入表与数据财政,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7.构建产业垂直大模型,提升云南产业智能化水平

产业垂直大模型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助于云南提升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整合产业链数据资源,建立高效分析体系,为产业决策与创新提供动力。加强模型应用推广,促进业务优化与创新,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8.深化国企改革,提升云南国企引领能力

国企应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化模式,把握新方向;创造产业集群,发挥“链长”和“链主”作用,布局新角色;明确发展策略,精准定位产业链角色,探索新模式;构建地方第二财政体系,引入省级母基金,提供新动能。云南国资作为统揽抓手,应统筹推进政策、改革、国资布局等核心要项,形成大产业(链)运营格局,上接政府,下衔产业及生态,横联社会及资本,促进云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企证券化、资本化。

四、发展平台、股权、数据三大新财政,壮大资源、园区、口岸三大经济

(一)发展平台财政,创造地方财政增量

可聚焦当前各区域特色产业痛点,如茶叶、咖啡、矿产等产业,通过搭建产业链平台,运用数字化、平台化手段,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不仅为政府带来新税源,促进招商与资源盘活,还能重构产业价值链,减少企业恶性竞争,提升整体竞争力,形成政府、产业、企业三方共赢的新增长极。

改革招商模式,从传统单项目招商转向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和资本招商,精准定位,打造完整产业链生态,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和效率。优化招商项目全流程服务,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新模式,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通过“产业互联网+产业链基金”模式,壮大云南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促进产业链协同与数字化发展,将地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创造产业价值、流量价值、数据价值、金融价值、资本价值等五重价值,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平台财政增长,为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推广股权财政,盘活地方财政存量

推广股权财政是云南盘活地方财政存量的关键路径。通过改革财政投资模式,建立多层次投资基金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级基金资源,推动私募股权募资多元化,并建设私募股权投资集聚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股权投资的运用,可实现招商引资的精准对接,以投资代替传统的招商方式,助力当地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还将扩大税收来源,促进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形成“国有资本、财政资金投入——产业做强做大——股权财政增收——资本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积极对接资本市场,鼓励企业上市,打造“云南板块”,不仅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还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借鉴“合肥模式”和“深圳模式”,利用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高效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合肥案例的京东方和蔚来等项目,实现以投代招,促进产业链集聚。深圳模式还展示了通过收购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的范例。

(三)挖掘数据财政,开拓地方财政新量

当前,数据已跃升为国家核心战略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数据以其独特优势,如权威性、高价值密度及动态更新等特性,为财政可持续运作奠定基础。国家政策如《数据二十条》及财政部数据入表规定,推动了数据资产化进程,预示着数据资产新时代的到来。云南作为数据交易重要区域,正积极构建数据产业生态,通过政企合作开发政务数据,实现深度资产化,优化财政结构,降低负债率。

部分地区数据资源入表的实践已初见成效,如江苏、浙江等地的数据资产抵押融资和青岛的数据资产入股案例,均展示了数据资产化的可行性。

2023年5月10日,“众陶联交易证据链证书”正式成为广州数据交易所行业数据产品。同年,众陶联在上海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荣获2023年度优秀数据服务商奖。众陶联作为广东省第一家成功开发出产业数据产品并进场交易的民营企业,是由蓝源资本顶层设计打造的产业互联网和数据经济的典型案例。

(四)壮大三大经济,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壮大云南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和口岸经济三大经济的征程中,我们必将以云南“3815”发展战略为指引,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基金为发展动力,实施云南特色产业链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强化产业链核心能力和关键共性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分行业做好顶层设计和精准施策,实现强基础、补短板、锻长板、提水平、促升级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我们需要通过以下主要路径,强化云南特色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一是完善产业数字化平台,探索创新驱动路径。二是深耕云南特色产业供应链,助力提质增效。三是融合供应链与服务链,提升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水平。四是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引领大中小企业集成化发展。五是系统梳理细分产业链领域,分步骤、分层次布局发展策略。通过以上措施,为云南三大经济的持续壮大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借鉴国家案例,打造云南特色“中观方案”

(一)蓝源资本

2010年,蓝源资本起源于浙江。十多年来,蓝源资本秉持合作合伙融合、共创共享共赢价值观,独创《资本的力量》、《产业链中观经济学》、《产业链中观管理学》等理论。坚持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振兴民族产业为使命,一手抓基金投资,一手抓产业链整合,以产业链中观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字科技为手段,致力于帮助政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区域直接投资体系;帮助行业提供产业链整合与供应链变革的行业药方;帮助企业提供人才资本化与家族传承的解决方案。

(二)中观经济制度设计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构建云南“链长+链主+链师+链员”四位一体“链长制”组织保障体系

由政府担任“链长”,蓝源资本为“链师”,龙头企业为“链主”,上下游企业为“链员”。通过“链长制”及“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产业链基金+人才资本化+政策工具”模式,集成数字技术,构建平台化服务,形成新经济生态系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链长”需顶层布局,掌握产业链痛点与需求,保障企业稳定发展,推动产业链做强,促进政策改革。

“链主”应发挥突破、引领、带动、串联、聚合作用,牵头服务产业链,上接政府,横联资本与科技,下接供应链与合作伙伴,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链聚合,提升竞争力,引导政府转变管理思路,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链健康发展。

“链师”则配合“链长”,掌握产业链关键信息,推动创新驱动升级,研究制定产业链工作计划与政策链,推进“链主”及龙头企业改革,开展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进人才、投资,并促进“链主”在资产重组、融资、并购等方面的工作。

2.实施云南强链战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组合拳

一是顶层设计、系统思维、清单管理、协同整合。瞄准云南产业链相关痛点,按照轻重缓急和近中远期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通过“链长制”专业化分工、利益共享。

二是统一行动、产业联盟、协同作战。形成云南特色产业链的创新联合体,整合上下游核心供应商、外围供应商、金融服务商、信息服务商和相关上下游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攻克产业链痛点。

三是多链融合、一体作战、合纵连横。整合需求链、资源链、人才链、资本链和政策链等多链条,构建合纵连横的网络体系,从资源整合、平台治理、决策机制、竞争战略、激励体系、风险管控、数字化等多维度创新,确保产业链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中观方案发力点

打造“六链”“九云”“十个一”工程,平台化协同作战。运用供应链、金融链、技术链、人才链、服务链、数据链“六链”融合工具,及产业云、科技云、金融云、人才云、党建云、园区云、财税云、安全云、政企云蓝源“九云”产业链云服务平台的创新发展模式,配合“轻资产、平台化、可复制”的行业创新发展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以“十个一”工程分阶段、分步骤打造云南平台型总部经济。

铺设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教育为支撑、以研究为突破、以加工为附加、以贸易为渠道、以资本为驱动、以用户为中心、以中介为纽带、以媒体为传播路径的发展道路,建立“政、产、学、研、工、贸、资、用、介、媒”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运作的协同作战机制,通过资本的力量实现新一代数字技术的集成,形成平台化的服务,构建新经济生态系统。

针对省、市、县区域特色产业链的关键痛点,围绕产业要素集聚、产业集中度提升和地方政府的产业链规划需求,运用“产业互联网+产业链基金”创新模式,填补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空白,打通了城市产业链信息、资源、利益等孤岛,构建了企业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打造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资本“五新经济”,创造产业新价值。

(四)中观方案经典案例

至今已推动打造了众美联、众陶联、众车联等一批中国“众字辈”系列特色产业链平台,获得了广东、广西、浙江、江苏、江西等多个省委书记、省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及党政主官的高度重视和批示。平台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多个项目成为所在行业创新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家级标杆案例,为各地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1.中国最大的陶瓷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众陶联”,成为党的十九大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唯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累计上缴政府税收26亿元。

历经40多年的快速发展,佛山陶瓷产业在新时代遇到了单个企业难以破解的成本、环保、创新等多重难题。2016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佛山陶瓷行业协会联合14家行业领军企业及蓝源资本共同创立陶瓷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众陶联”。

众陶联迅速获得省市级认可,被赞誉为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并被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国唯一案例进行介绍。至2023年,众陶联已成为广东省首家成功交易产业数据产品的民营企业,荣获多项大奖。

2.中国最大的餐饮饭店业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众美联”,自成立至上市仅用15个月时间,构建中国餐饮界新模式、新业态

2014年3月,针对餐饮饭店企业面临采购、人工、房租、融资等各种成本不断上升的经营压力、同行是冤家、恶性竞争等问题。中国饭店协会等牵头,联手蓝源资本和餐饮巨头小南国与向阳渔港,打造了中国餐饮行业最大的B2B+O2O全球集采平台“众美联”。2015年6月,众美联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窝窝”合并,创造了国内企业成立仅15个月就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的业界奇迹,比瑞幸咖啡18个月时间上市速度更快,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快上市纪录。

3.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众车联”,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宁波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地,产业规模达3000亿,但存在产业分散、单打独斗、同行恶性竞争等痛点,迫切需要产业互联网平台改变产业生态,2017年在慈溪市政府支持下成立“众车联”平台。2023年,该平台获工信部认可为宁波市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典型。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考察众车联时,鼓励企业利用数智化技术,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供应链安全度,为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众车联已成为宁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项目,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廖文剑博士本次在云南省委理论中心组的授课,深刻诠释了蓝源资本前沿的理论体系、创新的产业模式、典型的国家级案例,更将其精髓提炼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云南省委王宁书记对廖博士的讲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是对蓝源理论、模式、品牌和实力的充分认可。

此次授课,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理论学习,更是为云南省新时代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制了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行动蓝图。通过深入的授课交流与思想碰撞,双方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共识,为云南未来经济建设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明确了重点项目的布局方向。本次合作将通过组建一个新经济“链长制”专班、发起一个新质生产力母基金、建设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个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四个一”模式,为云南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一系列举措,将遵循李强总理7月5日在国常会上的重要指示,提升平台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蓝源资本在理论体系、产业模式及成功案例等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云南地方特色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共同推动云南新质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为云南乃至全国的经济转型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蓝源资本报道组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