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思想伟力,深化闽台融合。近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砺青闽缘”实践队深入古田会议纪念馆、奇和洞考古发掘遗址、国家级台创园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芦芝镇圆潭村等地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并同在漳的天津大学、深圳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10余所高校实践队成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伟大变革
按照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伟大变革”2024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闽西上杭县、漳平地区的红色革命旧址群、纪念馆等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瞻仰先辈、敬献鲜花、重温誓词,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加深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今年恰逢“古田会议”召开95周年暨“新古田会议”召开10周年。实践队员表示将根植闽西红色沃土,传承“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弘扬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优良传统,自觉将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1)
(图2)
(图3)
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团委精心组织,主动发起并联合漳平团市委以及天津大学、深圳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10余所高校实践队一同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学习研讨活动。通过原原本本学、情景融合学、朋辈互助学,一场特别的学习座谈会在漳举行。与会师生表示将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鲜活读本,植根八闽大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现场还举行赠书仪式。
(图4)
(图5)
(图6)
(图7)
从永福到芦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实践队一行先后来到永福台创园、芦芝镇圆潭村进行考察,体悟新时代伟大变革。在永福镇,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丰富的图文资料与多媒体展示,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漳台同根同源、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他们对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台农扎根大陆发展,继续推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与大陆同胞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芦芝镇圆潭村,漳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芦芝镇党委书记伍琳在实践过程中指出,圆潭村立足生态优势和林业资源禀赋,大力推进水乡文旅+灵芝特色林下经济融合发展,创建“水乡芝梦”党建品牌,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共圆发展之梦。
(图8)
(图9)
(图10)
两岸青年话发展,校地联合助振兴
7月8日至10日,由福建省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和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福建省闽台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中心承办,中共漳平市委统战部协办的两岸民间信俗交流与文化认同研讨活动在漳平成功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闽台民间信俗的历史源流、交流交往以及转型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他们一致认为,应致力于民间信俗资源的深入挖掘、地方高校间的携手合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青年研究力量的培养,力求在闽台民间信仰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此举旨在进一步建设闽台学术研究高地,密切闽台人文交流,并倾力打造闽台文化研究品牌。
(图11)
为深化闽台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探索两岸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合作路径,7月10日,“砺青闽缘”实践队积极参与由龙岩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两岸青年话发展,校地联合助振兴”交流实践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杨安仁、台湾乡村振兴代表吴曜任、漳平乡村振兴青年代表沈达铭,以及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讲述人吕永阳作主题分享,优质合作案例“无忧×台湾高山茶”作了现场展示,生动展现了两岸青年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图12)
(图13)
(图14)
实践队赴龙岩市博物馆、漳平市博物馆等地参观,从奇和洞考古发掘中,探索闽台史前文化的渊源。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化石、图片的生动展示,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奇和洞出土材料与台湾史前文化的关联性,其对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的考古研究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期间,“砺青闽缘”实践队成员还深入漳平地区两岸融合发展基地、闽台茶文化交流文化中心等地学习调研,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资料、口述访谈和田野调查,深度对话台商代表、台青代表、省级劳动模范、基层人大代表和乡村振兴骨干等群体,全方位、多领域学习漳平市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做法和新成效。
(图15)
“砺青闽缘”实践队队长张苏萱、闽台研究方向博士生杨文军围绕台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相关举措落地等议题同台农、台青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有关同志展开深入交流,期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龙岩籍实践队员谢茜茜表示,作为一名高校青年大学生,应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充分人文学科优势,为两岸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16)
(图17)
(巫志峰、林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