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广!成都市锦江区枫树社区这样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4-07-15 16:58: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二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枫树社区建设案例被纳入其中。

枫树社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的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殷切嘱托,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先体检再试点,先治理再建设,先安全再提能,先运营再完善,先凝心再聚魂”,筑牢绿色生态本底,打造全龄友好公园社区,让居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枫树社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路街道,下辖7个居住小区,社区面积73公顷,建成于2011至2015年,社区中青年占比66%,“一老一小”占比34%。作为新成都人聚集地,社区存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邻里守望较弱、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不能满足全龄段居民多元化需求。

成都市锦江区构建“网格呼叫、街道处置、部门报道”机制,全面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精准聚焦试点内容,全龄配套服务功能,全民共创安全环境,推进智慧便捷服务,不断凝聚文化共识,建设更加宜居、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的完整社区。

先体检再试点

精准聚焦工作内容

枫树社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社区体检查找问题短板;坚持需求导向,通过线上微信平台、线下“居民坝坝会”收集问卷6000余份,梳理居民意见建议;坚持专业导向,引进专业策划机构,会同社区规划师,制定枫树社区发展总体策划方案,重点关注服务设施、宜居环境、智慧服务和治理机制四个方面的提升。

先整合再建设

全面构建服务格局

统筹周边街区公共服务资源,新建1.9万平方米的社区综合体,集中打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托育园、社区食堂、文化礼堂、公共停车场、“小修小补”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社区篮球场和门球场,实施社区5条道路及排水管网提升改造,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形成“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全龄服务格局。

联动网格小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业主,以“红色物业+微网格”联盟的模式,在4个物业小区植入“星枫荟微网实格暖心驿站”、健身场地、快递柜等便民服务设施,形成“党建引领红阵地、应急处置指挥所、协商议事微平台、暖心停靠小驿站、民情反馈前哨站、生活便民加油站”六大功能共享服务空间,打造“有微场地、有微标识、有微机制、有微服务”的微网实格活动阵地。

先安全再提能

全民共创平安环境

建设“安全先‘枫’·安全隐患随手报”信息平台,通过“锦彩生活”微信小程序中的“事件上报”功能,引导居民随手拍摄上报身边的安全隐患,累计发现隐患300余处,街道、社区立即核实处置,无法解决的,通过“街道呼·部门应”机制,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处置现办结率达100%,该做法已在成都市锦江区全区推广。

构建“家门口”的法治服务体系,吸纳党员代表、公益律师20余人,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力军,成立“萍妹儿解忧站”“小宋哥聊天社”“赖老师调解室”三方矛盾调处平台,年均调处矛盾纠纷100余件、化解率98%,信访代理满意率100%。

广泛发动新就业群体、物业企业、居民骨干等多元力量50余人,组建“枫之翼”综治巡防队伍。构建“1+3+N”专群联动机制,增设燃气报警系统42个,免费为89名孤寡老人、低保户家庭加装老年人智慧报警系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燃气消防安全、安全应急技能等培训,共计宣传200余场,5000余人次参与。

先运营再完善

全龄共享便捷服务

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国企和民企共创社区养老品牌,开发运营“好护家”APP链接居家养老服务,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养老服务需要。

构建社区综合体“公益+市场”运营互补模式,将社区综合体交由区属国企运营,在满足公益属性基础上,引入优质社会企业,参与打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便民超市等,并将部分收益反哺社区,实现公共服务可持续。

打造“锦江就业超市”枫树示范店,提供24小时就业、温暖人社、职业技能、劳动关系调解、社区创业孵化等服务,实现就业需求即时收集、用工岗位精准推送、劳动权益实时保障。

建设“智慧先‘枫’·社区智慧服务管理平台”,将“智慧蓉城”平台向社区延伸,其中“锦彩生活·最美枫树”居民端提供全龄段公共服务,“锦江惠企通”企业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便民惠企“零距离”。

先凝心再聚魂

全民共建社区文化

制定“枫树社区居民公约”,增进社区共识。组织居民研究发布《枫树社区居民公约》,编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红榜”正面清单,以及高空抛物、噪音扰民、不文明养宠等“黑榜”负面清单,通过“红黑榜”评议会讨论公布,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居民文化认同。

打造“交子‘枫’惠”线上消费品牌,培育社区风尚。引导社区重点商家入驻“交子空间”线上平台,向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志愿者等“好人”发放“交子券”,撬动商家提供消费折扣,形成“好人有好报”“好商家有好回报”的社会风气良性循环。

打造“金枫叶”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发展社区公益。构建“1+5+N”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在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构建5个特色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小枫叶志愿服务队、金喇叭志愿服务队、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和N个志愿服务点,让每一个居民都能舒心享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苏红)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