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背景下太极拳传播路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16 14:27: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集健身、养生、防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太极拳的传播路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数字中国背景下太极拳传播特点的深入探讨,提出当下太极拳传播路径创新,以进一步推动太极拳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数字中国背景下太极拳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手段数字化

数字中国的背景下,太极拳的传播手段日益数字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太极拳的教学、训练和推广常以在线教学平台、手机应用程序、网络视频课程等数字化的方式进行。

在线教学平台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太极拳课程进行学习。这些课程通常由专业的太极拳教练录制,内容涵盖了太极拳的基础动作、套路、呼吸方法等,学习者可以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字说明、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手机应用程序,即App也是太极拳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许多太极拳相关的App不仅提供了教学视频和图文教程,还具有动作演示、训练计划制定、打卡记录等功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方法。在太极拳教学App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进行学习,并记录自己的训练进度和成果,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分享。

网络视频课程则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受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欢迎。太极拳教练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视频,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汇聚了大量的太极拳教学和演示视频,用户可以通过关注相关的账号,获取太极拳学习资源。

(二)传播方式互动化

数字中国的背景下,太极拳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更加注重互动是变化的首要特点。在传统的太极拳传播中,教学内容往往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输出,学习者被动接受。而在数字时代,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太极拳的传播内容实现了双向互动。

一方面,学习者可以与教练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在线教学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空间,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向教练提问,与其他学习者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这种交流可以以文字、语音、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实时互动有助于学习者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精进学业。

另一方面,太极拳的传播内容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传播平台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为其推送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实践证明,基于个性化需求定制的课程可以明显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传播范围国际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太极拳的传播范围日益国际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使得太极拳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通过网络平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学习太极拳。许多国际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和视频网站都开设了太极拳课程和频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学习者。Coursera平台上的Improving Immunity Based on Traditional Eastern Exercises是上海交通大学上线的一门全英文课程,重点阐述了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方法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截止到2023年底,已有6000余名注册学习者。该课程打破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推动太极拳等优质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荣获了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优秀课程。

社交媒体平台也为太极拳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太极拳爱好者可以通过海外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练习视频和经验,吸引海外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一些国际太极拳组织和机构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扩大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际武术联合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太极拳赛事、培训和活动信息,促进了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四)受众群体年轻化

在数字中国的背景下,太极拳的受众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太极拳。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年轻人了解和学习太极拳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年轻人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太极拳的在线教学平台、手机App和网络视频课程等符合年轻人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用户。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也为太极拳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平台,太极拳的爱好者分享自己的练习视频、观看教学视频、观摩他人表演,甚至参与线上的太极拳比赛。这种社交化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年轻人对太极拳的兴趣和热情,受众群体年轻化成为太极拳传播的重要趋势。

三、太极拳传播路径的创新路径

(一)更新传播理念,展现健康魅力

“数字健康”是指开发并利用数字技术普及健康知识及进行相关实践的领域,涵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数字健康”的概念最先由世界卫生组织在《数字健康全球战略(2020-2024)》中提出。在数字中国的发展潮流中,我们应将太极拳与“数字健康”理念紧密结合。利用大数据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太极拳健身方案,通过数字平台精准推送给目标受众,突出太极拳在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和康复理疗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开发健康管理类的应用程序,用户输入自身健康数据后,程序为其匹配相应的太极拳练习计划。

将线上传播与线下传播相结合,通过举办太极拳健身讲座、举办太极拳健身比赛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吸引更多人参与太极拳的学习和实践。邀请专业的健身教练、医学专家等为太极拳的传播做出科学解读,让更多人了解太极拳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组织太极拳表演团队,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不同场所进行演示表演。通过太极拳的形式优美、动作舒缓的特点,吸引观众的眼球,让更多人感受太极拳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二)创新传播手段,提升受众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为太极拳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手段和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习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虚拟的太极拳练习场景,与虚拟的教练和同伴进行互动练习,感受太极拳的魅力。学习者通过佩戴的头戴式VR眼镜练习太极拳动作,可以近距离模仿虚拟教师的动作来进行练习,虚拟教师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来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动作反馈与更正。实践证明,相比于观看普通太极拳教学视频,虚拟现实技术更能使学习者关注于自身的动作,帮助学习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太极拳的传播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身体状况、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学习者的动作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系统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贴合其需求的教学服务。

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实体活动的优势,提高太极拳的传播效果。在线上,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太极拳教学、比赛、交流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参赛者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比赛视频,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审和打分。在线下,可以举办太极拳培训班、讲座、表演等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和演示,让学习者亲身体验太极拳的魅力。

(三)完善传播内容,挖掘文化内涵

数字中国背景下,太极拳的传播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太极拳的文化与技术等内容进行全新的创作与传播。

制作高质量数字化产品。制作高质量的太极拳动画、漫画、电子书籍、有声读物等数字作品,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太极拳的历史渊源、文化典故、哲学思想、技术动作等内容,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受众。2023年8月8日,中国邮政为展现太极魅力,发行特种邮票《太极拳》。同时,中国邮政特别制作了邮票宣传视频,视频采用实景拍摄、特写镜头、特效包装等手法,以真人演绎+特效渲染的方式直观还原邮票上的太极拳经典招式,生动传达太极拳蕴含的中华文化理念,宛若一部制作精良的“武侠大片”,深受观众喜爱。

建立太极拳数据库。对太极拳相关的文献、历史资料、拳谱等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分析,深入挖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太极拳传承谱系工程最大限度地梳理了各流派太极拳传承关系和脉络,利用纸质建档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搭建大数据库,建立了图文视频丰富的网络展示查询平台“中华太极拳传承网”。数据接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为太极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四)构建传播平台,深化交流合作

搭建一体化数字传播平台。建立集教学、交流、赛事、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太极拳数字平台。平台提供在线课程教学、学员互动社区、赛事报名与直播、文化展览等功能,汇聚教练、学员、爱好者等各方资源。利用平台收集的用户数据,进行精准传播。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地域、年龄等因素,推送个性化的内容和活动信息。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和内容。例如今日头条的算法推荐机制应用于太极拳内容的推送。

加强国际数字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武术组织、体育平台的数字合作,实现太极拳资源的跨国共享。与国外的数字平台开展合作,共同推广太极拳文化;举办线上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赛事,吸引全球爱好者参与,提升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结语

数字中国为太极拳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手段。通过更新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手段、完善传播内容、构建传播平台等创新路径,太极拳的传播能够突破传统限制,吸引更多的受众,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养,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尚昭光,中原工学院,河南省郑州市,450007)

致谢基金项目: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太极拳国际传播理论阐释、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2XWH157)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