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云南省嵩明县东村社区微风吹拂、景色宜人,入村主干道旁的农特产品展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正举办一场特别的农特产品展销会。
这场农特产品展销吸引了多家农特产品企业来参展,不少东村居民也闻讯赶来,把自己家里刚收的玉米、板栗等农产品带到现场售卖,展销产品有嵩明特色农产品、非遗手工、滇南百草膏等。
展位上,官渡大米、金耳、土蜂蜜、板栗、杨林肥酒、血豆腐、干蕨菜、花卉等各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产品是当前嵩明县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农特产品,吸引了诸多游客驻足观看、询问、品尝、购买。活动既提升了东村社区的乡村旅游品牌,也为嵩明的许多农特产品搭建了销售平台。
皮条菌
皮条菌是云南野生菌中的一个小成员。比起牛肝菌、青头菌等菌子,皮条菌体形太小,属于“迷你蘑菇”,菌盖有五角钱硬币那么大,菌杆也就小拇指那么长,采拾起来费时费力。“今天主要来卖菌子,这是昨天和今天上山采的皮条菌,怎么做都好吃可以油炸以后拌米线、面条,还可以煮火锅吃。”村民胡荣高兴地说道。
官渡大米
官渡大米出产于嵩明县杨林镇官渡社区,特殊的土壤、优质的水源及良好的光照,使其具有营养丰富,清香宜人,口感极佳的特点。官渡社区组织委员丁能说:“今天展销的是杨林官渡大米,有袋装、盒装两种包装,都是村民自己种植的有机水稻,非常绿色健康。”
矮化苹果
今年,东村社区60亩矮化苹果园里迎来大丰收,东村矮化苹果园负责人张若男对记者说:“苹果已经种植两三年了,今年是第一次收成,今天展销的品种是黄金维纳斯、鲁丽、红果嘎啦,口感清脆特别好吃。”
面塑
展柜上摆放的面塑作品,如同一个个小故事,诉说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您会做孙悟空吗?”“一个要做多久呀?”栩栩如生的面塑展品前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他们兴高采烈地向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蒲洪请教了许多问题,蒲洪都一一回答道:“这是用面做出来的,复杂的一个要做五、六天,简单的一天半就完成了。”
从新鲜的水果、蔬菜、农产加工品,到精致的非遗手工艺品,再到有几百年传承历史的滇南百草膏,无不体现出嵩明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工艺技能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这些农特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远销外地,成为了嵩明县一张靓丽的特色名片。
近年来,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词”,东村社区通过举办这场拉近距离,贴近生活的农特产品展销会,不仅能宣传了当地的农特产品,也展示了嵩明的人文风情。
下一步,嵩明县将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推动农特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样板村(社区)。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