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中心医院推进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8-22 09:32: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巴中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43年,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进,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养于一体的全市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开创高效有序的诊疗新格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书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着力改善就医体验 服务质效大幅提升

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巴中市紧急救援中心、120指挥中心、老年病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设在该院,积极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目前,市中心医院已建成120指挥调度系统,为探索空地一体化医疗救援提供保障。近年来,医院胸痛中心完成心血管介入手术9893台次,卒中中心救治脑梗患者5000余人次,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出院患者8000余人次,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出院新生儿4310人次。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就医惠民政策,开展重点人群“先诊疗后付费”。试行“信用就医”就诊模式,实现门诊就医全流程无感支付和住院患者信用额度预缴费;使用医保支付的签约用户,可自主选择医保移动支付渠道进行“医保+自费”线上结算。巴中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依托延续护理服务中心,有序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已开设44个上门服务项目。启动智慧医院5G专网建设,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四级。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和多学科联合诊疗、多学科护理会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MDT服务。推动人文护理示范病房建设,评选出首批人文护理示范病房8个。优化门诊慢特病认定流程,实现门诊慢特病“全市通办”,解决非市本级、非巴州区参保患者不能一站式办理的“痛点”。建成四川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巴中市残疾人就医便利服务机构,设立综合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便民设备租借、病历复印等服务。

据统计,2023年,医院门急诊诊疗107.74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27.18%;出院8.7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8.45%;手术3.53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68.30%。悠悠万事,健康为大。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以点带面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加强专(学)科建设 推动诊疗能力提升

专(学)科建设结硕果。医院坚持以重点专(学)科为抓手,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全面深化校地合作、校院合作、院院合作,带动整体诊疗水平提升。近年来,先后与川北医学院签订《区域协同发展科研创新项目合作协议》,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达成学科共建(指导)合作协议,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仉建国教授巴中市中心医院名医工作室;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建立专科联盟50余个。拥有省级医学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康复医学科、老年医学科、泌尿外科、感染科、骨科、急诊科),市级重点专科24个,巴中市医疗名科17个,挂靠该院市级医疗质控中心54个。

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近三年来,医院共审查通过新技术新项目249项,相继成功开展全市首例骨科机器人辅助定位导航手术、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体外肺膜氧合(ECMO)治疗、关节畸形3D打印置换术、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先进技术130余项,成功救治了巴中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巴中首例确诊新冠肺炎高危孕妇,填补全市多项技术空白。2021年以来,医院荣获2021-2022年度巴中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获省、市(厅)级科研课题立项71个,取得国家专利63项,发表学术论文263篇(其中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2篇)。

强化人才培养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人才培养见成效。通过引培并举抓实人才培养,积极搭建人才成长成才渠道,全方位引育高素质人才。医院成为中国科学院魏于全院士团队巴中指导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巴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地医院、西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近三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和紧缺专业人才71名,攻读在职研究生20余人;外出进修学习357人次,参加学术培训3316人次;成功举办省市级学术会议54次,参训16881人次。截至目前,医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委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1人、省卫健委首届“新时代健康卫士”8人、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2人、市杰出人才1人、最美巴山健康卫士6人,市委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5人。

践行医改政策 结对帮扶成效显著

医改工作有序推进。坚持公益属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龙头作用,持续提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创新构建“1+1+N”的医联体网络(牵头成立由巴州区人民医院、恩阳区人民医院、南江县人民医院、通江县人民医院、平昌县人民医院组成的巴中市医联体,由巴中市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经开区第一人民医院、经开区第二人民医院等组成的巴中市中心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以重点专科牵头成立的巴中市老年医学专科联盟等10个专科联盟),全面托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管理与诊疗服务方面探索同质化。

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巴州区人民医院等2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2020年以来,下沉派驻医疗骨干200余人次,接受市内医疗卫生机构来院进修285人次,义诊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2023年以来,开展名医巡诊23场次,巡回指导600余人次,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2300余人,参与教学查房400余人次,参与疑难病例会诊讨论150余人次,开展学术讲座20余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800余人。

强化疫情防控 团队协作抗疫建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中心医院作为巴中市传染病医院,承担着新冠肺炎市级定点救治医院的重任。市中心医院通过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立5G远程会诊,科学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逐步建立起“省级调度指导、市级统筹、医院救治”的工作机制。2020年至2022年12月7日,医院共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277例,派出38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上海、成都等地,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医院先后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党建工作示范医院”“巴中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巴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1人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1个集体获“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4人获“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0人获“巴中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巴中市中心医院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为巴中人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陈朝学)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