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学子深入社区,探索社工治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8-27 09:17: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秉承知行校训,践行实践真知。2024年7月22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城心筑梦”实践团来到安平巷胡同,开展为期8天的实践活动。实践团计划通过系统化调研,聚焦城市社工系统影响因素与居民满意度,全面收集居民反馈意见,最终探索出适合地区的社工治理新模式。

图为安平巷胡同景色。吕晓宇 供图

初入小巷,明确方向

安平巷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北部,东起赵登禹路,西至福绥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实践团首先来到安平巷社区的“社工之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与实践团队查询相关资料后,实践团了解到,为积极响应西城区实施的“双提升工程”,安平巷社区领导班子试行“分组办公”工作模式,并计划在社工赋能上开展包括创建居民服务“线上指南”、“社工手册”、“新社工目录”等系列活动。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亲身走访安平巷社区,聆听社区发展历程,感受社区的成长与变迁。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依照街道“一委七办三中心”工作体系,社区从7月开始试行“分组办公”工作模式,现已梳理出关于党建宣传、社会工作、民生保障、城市综合建设四组业务“大黄页”。

随后,实践团成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大会。会上,指导老师针对未来工作,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明确指出社区现存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平衡新产业和老建筑的关系?如何完善员工手册帮助新员工快速入职?如何改造社区形象,提高居民舒适度?最终经过共同商定,实践团成员明确工作主体,将主要调研方向聚焦在扶老助老工作上,设计问卷,走访调查。

图为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大会场景。吕晓宇 供图

深入一线,探索调研

“青春如火,实践为翼”,走进基层,了解国情。为深入了解社区的扶老助老工作,实践团线上发布调查问卷,线下进行走访调查。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居民对社区民生工作的态度,通过线下访问,收集主任与居民对实践工作的建议。

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多位社区工作人员,收获颇丰。以下是实践团的部分采访内容。

问:调查问卷应该怎样设问才能获得真实回答?

答:问题应该设置的准确,具体到每件小事。比如:想知道居民接受民生类社区服务的次数,应该设问近一年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接受民生类社区服务的次数。

问:“线上指南”应该设置成哪种形式能够方便居民使用?

答:“线上指南”可以设计成网页一样,在主页分模块,设置搜索框,使居民通过搜索关键词直接获取问题答案。

问:社区是否会举办一些活动进行科普或者宣传?

答:定期举办民生活动,多数是老年人来参加,有科普活动告知老年人不同药物的危害,有娱乐活动促进居民们交流互动。

除此之外,实践团还了解到许多关于住保和扶老助老服务的具体工作细则。而通过对居民的采访调查,实践团总结出居民在社区办事较慢的一些原因。如:不了解办事流程,多次奔波;不清楚社工的职责范围,让社工处理其职责之外的事情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社工场景。吕晓宇 供图

实践终章,创新启航

汇总所有调查结果后,实践团成员开始完成既定工作。首先在原有“大黄页”基础上创建“社工手册”与“新社工目录”,细分工作类别,补充具体工作,以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每个社工的职责范围。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开始制作“线上指南”。目前实践团主要设计关于扶老助老方面的系统程序,日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实践团将会逐步补充,完善整个系统,使其最终涵盖社区问题的方方面面,打造属于社区居民的“百度百科”。

未来的日子里,实践团会和社区保持联系,持续关注社区问题,继续深入社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安平巷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青春之我增进民生福祉,以奋斗之姿共创美好未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社区工作人员 供图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转眼间,八天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在这个夏天,实践团成员顶着炎炎烈日,走出校园,深入社区,通过与社工的交流,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更在团队协作中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蜕变。实践团成员会继续带着这份热情与坚持,将所学付诸实践,助力社区更好发展!(陈思帆 程馨 白艺伟)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