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桥梁:滇缅农业合作促进区域生态繁荣

发布时间:2024-09-03 09:31: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正在田间操作现代化农业设备的缅甸农民(李鹏/摄)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农业合作,作为经济繁荣与生态和谐的重要支柱,正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云南省与缅甸的农业合作,已然筑起了一座促进区域生态繁荣的“绿色桥梁”。

农业科技交流:播种绿色希望

云南省与缅甸的农业合作不仅提升了当地农业的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也支持了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包括农业科技交流与培训、跨境农业合作项目、农业环境合作、农业投资与现代化、农业合作论坛以及农业研究院建设等多种方式,其中,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颇受瞩目。例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缅甸亚洲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对谷物食用豆类、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重点开展了跨境研发与推广,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同时,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形成。云天化集团与云南农业大学联合在缅甸耶津农业大学举办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技术培训班”,则有效传递了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技术,为缅甸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宏州在2024年创新的“技术培训+推广运用+项目合作”模式,通过编译出版农业技术书籍,并派遣技术专家实地指导,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为缅甸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生态农业旅游:融合自然、文化

云南省与缅甸在地缘和文化上的亲近性,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合作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这种“合作”充分利用了边境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边境居民发挥本土智慧的结果。以西双版纳的勐景来村为例,该村通过将农耕文化、民族风情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体验、教育于一体的田园旅游区,既保护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又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样,德宏瑞丽市的银井村以其独特的“一寨两国”的中缅边境风情和傣族文化的和谐共生,成为边境旅游的亮点,并通过定期举办的中缅村民互助交流活动,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

应对气候变化:共筑绿色防线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云南省与缅甸在农业环境合作上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4年6月,澜湄国家代表在云南普洱共同探讨了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绿色价值链构建的路径。双方认识到,农业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之一,其绿色发展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双方的初步探讨与展望中,云南省与缅甸计划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中清洁能源的应用与推广,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农业领域的碳排放。同时,双方也在积极探索未来如何构建区域农业绿色价值链的知识分享网络,以促进技术、经验和最佳实践的交流与学习。这一合作框架旨在共同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农业领域的长远发展注入创新理念。

云南省与缅甸的农业合作,以科技交流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纽带,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己任,不仅促进了双边经济的互利共赢,更为区域生态繁荣注入了新鲜活力。双方在土地和物种资源上的互补性,使得农业合作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合作也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繁荣,增强了两国人民的福祉。作为人文交流的桥梁,农业合作并且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彼此理解和胞波之契,为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座“绿色桥梁”既连接了两国的现在与未来,也展示出农业合作在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成果之一)

作者蒋蓓,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传播与社会,文艺传播,视听传播。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