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泸西:党建引领促“撂荒地”变 “致富田“

发布时间:2024-09-20 08:53: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近年来,云南省泸西县旧城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原则,探索构建“党建+矿山整治+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发展机制,有效激活“沉睡”土地资源,将零散、闲置土地变为农民增收的“致富田”,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组织牵头“集”,推动碎片化撂荒地连片流转复垦。为解决各村零散土地荒废闲置问题,旧城镇以绿色转型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落实“一地一策”整治方案,针对不同条件的撂荒地,采取差异化复耕策略。对于适宜规模化种植的撂荒土地,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的耕种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于耕种难度大、成本高的荒地,由党组织牵头,对土地进行集中整治,恢复其耕种价值。全面推动零散巴掌地、撂荒地“聚散为整”,使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连片成片,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格局。近年来,旧城镇共完成2万余亩低效土地的“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改造。

支部带头“引”,引进经营主体联农“代耕”。面对农村劳动力短缺、粮食种植收益低以及农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旧城镇积极调整策略,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引入泸西县夫之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稼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共同参与撂荒地的复耕复种,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采用机械化、规模化“代耕”模式,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探索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夫之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蔬菜订单供销模式,构建起种销一体化产业链,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收益性,让抛荒多年的1万余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增强农民种植信心,提高种粮积极性。

党群合力“推”,提高矿山生态和经济效益。旧城镇坚持将生态修复、土地整合与复耕复垦紧密结合,实施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并重的占补平衡土地整治项目,联合原矿区负责人采取清除杂乱、土壤改良等措施,把曾经荒芜废弃的关停煤矿区变成一片片平整肥沃的优质农田,通过规模化发展120余亩豌豆产业,不仅恢复了受损的生态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更为当地群众营造了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目前,旧城镇通过实施12个关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新增耕地31.6公顷,矿山复垦5600余亩,实现收益4.55亿元,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矿区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成功将昔日的荒山裸地改造成“有氧循环致富宝地”,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的多赢局面。

(供稿人: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 高梦娇)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