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09-20 13:49: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全球性事务,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刻不容缓,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作为中国经济社会重要活动主体,实现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环节。只有将极限思维作为新要素,促使科技赋能,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以及坚持人民至上初心底线才能高效促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跃升,使国有企业担负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重任。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必然路径

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应对需要中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社会治理体系本质是统筹社会各部分功能,以强制力或约束力形成社会合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现代化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主体为了实现社会善治而推动政社关系、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身份制度、民生制度等社会领域的制度体系进行根本性、计划性、整体性、协调性的社会变迁过程。首先,从中国政治和地理环境审视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纵向涉及中央与地方。横向涉及国际、省际和市际等。主体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居民等。对象涉及山水林田湖草沙,城市与农村环境,高原山地与盆地平原等。既有地理与行政跨度大,还有参与主体多,更有环境类型多样特点,需要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高效地整合。其次,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学上的全球事件,复杂自然问题,社会困境以及个人危机,并彼此激荡形成复杂的全域性挑战。需要将物理、生物、信息、社会以及心理等多领域联合。从社会治理体系由上至下推动政府各部门联合,主动开发和储备新技术与新工具,弥补了以往各自为战的效率低系统性不强等缺点。最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多学科多部门的现代治理体系将搭建了综合性的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实践平台,更有助于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涵养,最终形成面向实际需求,不断自我创新满足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长期性、系统性的人才队伍。

国有企业党组织现代化治理是中国现代治理体系的基本前提。世界没有定于一尊的社会治理方式,中国以自身现实情况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全球环境治理挑战的理论优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出科学发展观,构建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五位一体社会发展形态,认识在同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在此凝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主流共识。中国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遵循基本规律,也有原创实践,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前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基层组织517.6万个。数量庞大的党组织深刻且广泛地嵌入了中国社会各个层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了中国社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国有企业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之一在国有企业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在数量庞大的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是中国应对全球环境治理挑战的关键组织载体,例如中石油、中石化、华润、国电、国能等超大型中央企业业务分布在能源、石化、商贸、交通等方面,地方国有企业承接了各地方水务、环保与林矿自然开发等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深度绑定。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挑战的重要支撑。在全球环境变化下,2024年汛期中国不同地区遭遇极端降雨以及地质灾害,2024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各方资源力量统筹起来,把党员群众发动起来,筑牢防汛救灾抢险的坚强战斗堡垒。”2024年7月5日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堤,中国安能集团组成技术专家组当晚奔赴一线开展抢险,在其他救援力量合作下,历时3天完成决口封堵。华容县洞庭湖决堤抢险生动展现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极端灾害的重要作用。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建齐建强基层党组织,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适配发展需要,确保党组织全而强,韧性足,战斗力高,真正使基层党组织具备发挥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能力。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有企业在应对极端公共安全事件的具体表现,为我们思考如何实现基层党组织现代化,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提供镜鉴。

二、极限思维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的新要素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明确表示“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然到来。”极端气候灾害以及大规模疫情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频率逐渐成为常态。以中国国有企业视角出发,主要有极端自然灾害损害,供应链不确定以及社会保障难度激增三方面极端挑战。具体表现在生产设施标准,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人员素质不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要在部门化、专业化高度分工的同时提升系统的冗余度,灵活性以及稳定性,能够高效应对各类情况。首先,要破除固有思维,在全球环境变化越发剧烈的大背景下,需要破除固有观念,用极限变化视角及时更新认识,引导国有企业将超常规环境纳入生产经营各方面,全面提升硬件抗压上限和软件稳定冗余。其次,要以极端化思维强化组织结构,全面构建极端条件下应急预案,确保在极端外部条件下确保党的组织和治理能力存续。最后,提升党员应对极端化能力,要着重丰富党员极端化知识储备,提升多种应急知识培训广度和强度,既要有预见极端情况的敏锐感知能力,还要有面对极端事件突然发生的协同能力,更要有应对极端困难条件下的韧性。

三、科技赋能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的根本遵循

专业化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但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系统性问题,涵盖物理、气象、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推进基层党组织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同样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首先是自然环境不确定导致的生产稳定性挑战,复杂的外部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催生新材料,新工艺产生,而新材料与新工艺促使维护要求的革新,最终对人的技术储备,思想理念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更加不确定极端情况,环境成为十分灵活的变量,如同极为活跃的“氧化物”投入更活跃的社会中,每次细微的变化导致无法预料的“化学反应”,对各类超预期情况预判和快速处理是国有企业的必备素养,需要以大安全观进行“穷举”,借用大科学综合分析,以科技赋能人类治理。由此,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注重基层党员队伍结构的专业化建设,加大对工程建设、气象环境、大数据、公共安全以及现代管理等重要领域专业人才发展与吸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员结构的专业性和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其次,要强化相关领域知识的科普力度,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大法宝,面对时代挑战只有强化相关知识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变化,明确博而精的目标,不断扩宽党员知识面,在专业领域做到精深。对相关领域知识知道是什么,明白大致怎么办,从最小单元增强国有整体集成度与韧性。最后,要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全球环境变化是正在演进的事件,有历史诱因,也有全新变量,既需先验经验支撑,更需要原创科技应对,以更宽松民主的氛围激发基层党组织原创活力,鼓励基层一线创新试错,持续夯实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科技支撑。

四、系统集成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的组织结构要求

较为精确预测近15天的天气是当前人类算力极限,全球气候是最为复杂系统之一,让同样复杂的社会实体作出应对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中国国有企业体系繁杂,涉及领域广泛,历史沿革复杂,只有在系统集成下才能保证日常运行,由此国有基层党组织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系统集成是应有之义。首先,进一步强化组织机构系统集合程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需要多行业,多领域融合应对,需要进一步整合临时性党组织,以某一项目攻坚,课题攻关等为主题进行联合组织建设。以相对固定的党组织体系为躯体,以临时性党组织为灵活触手,躯体确保向心力凝聚力,触手强化探索并以信息交流反哺固定组织成长从而形成组织体系内外良性循环。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党员结构性搭配,党员在知识背景、实践经验等方面具有独特性。面对复杂治理环境需要综合处理能力,支部应以主业工作关联程度合理搭配党员,同时要注重异质信息交流,促进工作的借鉴与提升。最后,要建立系统灵活运转机制,既要保持线性工作机制确保上令下达与贯彻落实,同时也要创新跨组织、灵活组建联合小组,攻坚小组用项目制弥补线性机制不足。

五、底线思维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坚守。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现代治理能力建设要树立底线思维。首先要牢固树立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国有企业资金高度密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更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国有企业不变色,不走样。其次,要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融入各项制度规范之中,要维护所有建设人员,公司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合法权益,在制定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方案中要充分考虑人民方不方便,人民的利益有没有被保护,要将人民的短期利益同长期利益合理结合,确保既不透支未来也不仅注重当下。最后,基层党员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人民至上观念,要在大型疫情、重大灾害以及严重事故等坚持“我是党员我先上”,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周紫微 系蜀道投资集团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工作部管理人员,初级政工师。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