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国情>

“智”造新标杆 蜀道物流广安路面材料基地竣工投产

2024-10-11 15:3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0月10日,蜀道物流广安路面材料基地内彩旗飘扬,气氛热烈,随着两条全新智慧生产线的顺利启动,标志着该基地正式投产。作为蜀道集团首家集生产、储存、中转、研发、交易结算为一体的路面材料产业链保障中心,该基地是西南地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配套能力最强、功能最全、产学研融合最深的沥青生产基地,为西南地区沥青行业智能化生产树立了新标杆。

该基地由蜀道物流集团旗下路面材料公司投资,交建集团承建,位于广安华蓥市高兴镇,占地约100亩,总投资近2亿元,静态存储能力达6万吨,并配备1500吨改性沥青存储空间,拥有两条年产20万吨的改性沥青生产线,年产可铺筑约500公里高速公路。该基地是蜀道物流集团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完善物流加工制造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致力于构建以“蜀物沥青”为核心的绿色交通材料集群,充分发挥交通产业科技先导作用,持续为高质量交通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智慧生产:精湛锻造高品质沥青

据了解,基地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指导,融合智能化、自动化、绿色低碳理念,构建了集智能物料输送、改性生产、品质控制、环保运行等七大系统于一体的智慧生产区,集成产品检测、质量分析、工艺调控、物料传输、产品装卸等全链条流程。基地配备西南沥青企业首个物料自动输送装置,工人仅需将物料放在指定区域,无人叉车将各类原材料运送到机器人面前,机器人会对物料进行影像识别、自动抓取,物料便经过传送带无缝对接至全自动拆包机,全过程具备自动化、精准投料、密闭输送等优势,可有效减少损耗与环境污染。同时,相较传统沥青生产单日所需15人操作,目前通过使用智能化设备,单日作业人数减少至6人,并实现从温度、原材料配比、培育时间等方面精益管理,产品质量合格率大幅度提升,生产的沥青可有效延长并提高道路服役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先进设备:推动沥青生产低碳转型

基地采用丹麦高端沥青生产线,集SBS及特种改性沥青生产于一体,实现了对传统改性沥青生产工艺的重大变革,兼具工艺突破、核心设备突破、功能突破三大亮点,实现“一机多能”,单日产能达1500吨。输料与称重系统采用意大利高精度技术,保障添加剂精准、注入预混系统稳定。胶体磨采用先进德国设备,功率仅为160kW,在同等产能下,比其他品牌胶体磨能耗低约20%-25%,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同时,基地配备中央控制室,实现对研发、生产、检测、能耗、销售等全流程的动态可视化与网络集成化管理,稳固提升产品质量。该设备性能位列国内沥青生产领域智能化、集成化控制前列,将进一步助推“蜀物”沥青品牌向系列化、高端化迈进。

产学研融合:打造科技赋能新高地

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育英才、共研技术,推动生产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基地研发中心设置宏观检测实验室及微观分析实验室,配备先进实验仪器30余台,如材料微观分析红外光谱测试仪、材料高低温性能检测PG设备,涵盖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多个领域,全面支撑路面材料检测、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下一步,该中心将针对路面铺设、养护翻新等多种施工方案,不断丰富沥青品类,加大对特种沥青材料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高能级、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体系。

未来,基地将始终聚焦沥青生产加工制造的标杆化建设,以专业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引领,全力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沥青产储运销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坚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路径,以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高水平样板,助力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邱海鹰、周松林、刘南贤/文图)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