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要发扬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4-10-23 09:45: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没有创新突破,发展寸步难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基层干部是主要力量,能力素质大小决定了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质量。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创新精神解决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新问题,参与推动基层治理全面提质增效。

在解放思想上着力,自觉破除惯性思维。创新的最大障碍在于惯性思维。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往往容易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障碍和阻力,过去服务群众行之有效的方式往往变得效果不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传统的引领群众的形式往往收效甚微,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慧化治理体系建设正在成为热门,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网上办”,便捷化政务服务、生活缴费、困难帮扶、事务咨询等正在惠及亿万人民。基层干部作为服务群众、深化治理的“关键一环”,要积极解放思想,自觉破除惯性思维,创造性推进基层治理。

在善作善成上着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如果说勇气是“创新情商”,能力则是“创新智商”。创新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决非无规律可循。基层干部要提高向一切先进经验学习的领悟能力和“不破法规破常规”的实战能力,就要让依靠实践创新、培育发展动力成为新习惯。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要善于运用法治手段、市场经济规律、过往实践经验,善于找到不同事物之间发展演变的规律,善于从点滴微末中看到宏大图景,不断提高创新驱动精准落地的能力,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

在正向激励上着力,让宽容环境成常态。基层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有风险、有困难,难免会走弯路、产生失误。“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庇细瑕。”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对干部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决不能不问原因、不顾过程简单地扣帽子撸位子,否则就会助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不如不干”的惰作为情绪。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鼓励也不是放纵,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一些基层干部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一一区分”,确有问题的要严肃问责,该容错的要容错,该纠错的要纠错,为基层干部创新发展松绑减负增能。(张汕林)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