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国情>

推动京津冀产业链融合开放发展 加快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2024-10-29 14:17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新起点,京津冀三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深入推动京津冀产业链融合开放发展,加快区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效能,携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10月25日,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天津开幕。本次大会由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共同主办,以“链接京津冀共赢新未来”为主题,按照“1+6+N”的活动总体架构,举办一场双链大会开幕式、六场专题推介、N场招商考察系列活动,聚焦京津冀产业协同,重点展示京津冀六链五群新成果、新图景。构筑京津冀招商推介与资源聚合平台,共谋发展新增量。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河北省副省长赵大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崔志成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天津市副市长范少军主持开幕式。

会上,京津冀分别推介了三地产业布局与政策优势。天津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厚植优势,汇聚发展合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产业协同全面蓄势,聚焦链群共建,推动产业图谱从“落图”到“落地”,携手加快“卡点”攻关,组织“堵点”招商;产业焕新蔚然成势,打造新兴产业“增长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赋能聚势,强化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做优生态构筑胜势,发挥港口“硬核”优势,做好港产城融合发展,用心做好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潜能。北京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发挥北京在三地产业协同中的辐射带动和高端引领作用,巩固发展十大高精尖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联合打造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围绕智慧城市、氢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不同产业领域营造新场景,构建完备的配套体系,协同打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资源集聚。河北省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市场拉动,做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围绕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领域,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333个细分市场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构建动力电池从上游基础原材料到组件的全产业链生态,智能网联测试全面推开,京津塘高速实现自动驾驶全路线覆盖,依托河北丰富应用场景,共建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组建机器人产业联盟,首批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挂牌,发挥河北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优势,打造京津冀算力“一张网”,激活京津冀区域数字化发展引擎。

大会还重磅发布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周年报告》,展示了过去十年京津冀在推动区域产业实力提升、培育“六链五群”、加速重大应用场景建设等多方面的协同成就。十年来,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三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突破万亿,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围绕“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作发言,提出链群协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十年来众多国际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战略布局京津冀,为区域发展持续注入活力。本次大会邀请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诺和诺德、GE医疗、联想集团、北京京城机电控股集团、北京纳通科技集团,围绕深化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进行探讨,共享未来发展机遇。

大会现场举行中国软件信创总部揭牌暨京津冀信创产业联盟成立仪式。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三地合力搭平台、拓场景,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重点项目合作是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上京津冀产业协同重点项目签约60余个,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包括产业协同、招商落地以及融资服务等多个类型,预计投资总额400亿元以上。其中,天津荣程集团氢能产业链协同项目、元气森林二期食品饮料生产基地项目、提尔液冷智算一体化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30个代表项目在大会上现场签约。

此外,大会还同期组织召开氢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专题推介活动,推介产业链图谱落地情况,发布政策、成果、场景,开展资源对接等。同时,组织系列考察活动,邀请企业赴重点园区、龙头企业开展实地参观,考察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情况,深化地企合作交流。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界人士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盛会,更是展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成果、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窗口,展望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图景的重要平台。作者: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责任编辑:蔚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