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曲家陈纾禾以其独特的艺术视野和多元化的创作风格,逐渐成为国际音乐舞台上的闪耀新星。作为旅美的中国作曲家,她的作品涵盖独奏、室内乐、歌剧、声音剧场及声音装置等多种形式,不仅展现出对声音与艺术表现形式的深入探索,更融入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议题的敏锐洞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
今年,陈纾禾荣获法国拉威尔作曲奖,该奖项由法国拉威尔基金会颁发,旨在支持全球最具潜力的作曲家。作为获奖者,她将受邀创作全新作品,并将在2025年夏天于法国首演。今年奥运会期间,她入选为四位作曲家之一,于枫丹白露宫进行艺术驻留。该项目始于1921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培养了众多享誉国际的作曲家和艺术家,例如亚伦·科普兰,菲利普·格拉斯,阿斯特·皮亚佐拉等,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艺术驻留项目之一。在驻留期间,她创作了钢琴五重奏《模糊中的记忆》(The Shading Memory),该作品以细腻且新颖的声音描绘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从记忆逐渐模糊直至消失的历程,呼吁社会更多关注这一特殊群体。这是她继两年前的获奖作品弦乐四重奏《当意识在燃烧》(When the Consciousness Burning)之后,第二部聚焦人类精神健康的作品。《当意识在燃烧》由世界知名的Jack Quartet首演,通过复杂的演奏技法再现血液流动、神经紧绷和骨头摩擦的声音,让观众感受到意识从清醒到梦境的微妙变化。作品不仅展现了她对音乐语言的深度探索,更体现了她对人类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的持续关怀。
(图一陈纾禾于枫丹白露宫获拉威尔作曲奖)
陈纾禾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曾在莫扎特的经典歌剧《女人心》和《魔笛》中担任重要角色。在本科阶段,她展现出了对歌剧的极大热情,并逐步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对新歌剧创作的专注。为追求更高的艺术表达,她在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获得硕士学位。在曼尼斯音乐学院期间,她师从著名现当代歌剧作曲家黄若,并逐步将传统歌剧表演的经验融入现代作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目前,她正在曼哈顿音乐学院攻读作曲博士学位,师从德国作曲家雷科·费廷、意大利作曲家苏珊·博蒂和法国作曲家大卫·阿达姆齐克。在此期间,陈纾禾通过不断扩展自己的音乐边界,融合多种音乐风格,成为新一代中国作曲家中的先锋代表之一。
(图二 陈纾禾受邀参与德国艺术节)
陈纾禾长期活跃于全球各大艺术节,其音乐创作涵盖广泛主题,从聚焦社会弱势群体,到关注环境保护,再到深入探讨戏剧角色。每一部作品都展现了她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在2023年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上,她与艺术家吴栩维合作创作的装置环境歌剧《剥出的嘘声》,融合了艺术装置、现场表演和观众互动,作品以女性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声为主题,引发广泛共鸣。同年,她受邀参与德国MultiPhonics艺术节,作为作曲家兼女高音,与Dice Trio三重奏合作,在德国马格德堡首演了七位来自全球新一代作曲家的新作,其中包括她自己的作品《谁定谔的苹果》。该作品灵感源于薛定谔的猫及对如何看待命运的反思,通过演奏、表演和对音乐舞台剧场的独特安排,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充分展现了她创新的艺术探索精神。
(图三 陈纾禾与Dice Trio三重奏合作)
陈纾禾不仅以她的创新音乐作品著称,还积极参与跨学科艺术项目,拓宽了音乐创作的边界。她的音乐作品经常结合视觉艺术、装置艺术和戏剧表演等多种元素,频繁被称赞为“具有斯托克豪森的想象力”和“充满无法预料的惊喜”,展现了她在现代音乐领域的创新精神。她不仅是新一代中国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也是将中国文化融入世界音乐舞台的重要推动者。她的创作不仅停留在艺术层面,更为推动社会进步、关怀弱势群体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几年,她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多艺术驻留与创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