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传播媒介的出现,当代中国迅速进入微传播时代。由此,年轻一代更为依赖电子产品,更容易接收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知识,这在对高校课程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不少机遇,新型本科院校自然概莫能外。
新兴本科院校前身为地方专科院校,在本世纪初先后升级成为本科院校,目前多处于快速发展期。其中部分院校已经拥有硕士点,部分正在积极争取之中,如四川文理学院。在本科阶段,中文类专业主要指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和新兴的汉语国际教育(前身为对外汉语),而现代汉语则是上述专业的主干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主干课程的现代汉语,后续还有部分专业选修课程与之配合,如现代汉语词汇专题与语法专题。以上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了现代汉语系列课程。下面,笔者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针对师生情况和现代汉语系列课程的特点,结合该校中文类专业的实际情况,谈谈微传播时代背景下现代汉语系列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教学建议。
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典型的新兴本科院校,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准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地方输送人才。四川文理学院中文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其中以谭力、田雁宁为代表的巴山作家群,以季水河为代表的教师群体更是声名远播。目前,学校中文类专业均为师范类,其中汉语言文学为该校的老牌特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则为近年来新办专业,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现代汉语均在大一上下学期开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任课教师紧扣该主干课程与师范专业的特点,开展了课前口语表达训练,结合拼音方案与方普差异,汉字结构与演变,词汇构成与意义,词类、短语与单复句的构成与分析等主干内容,获得了学生的好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稍有不同。考虑到二语教学中同义词辨析的重要性,教师推荐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为后续专题课程打好基础。考虑到该专业学生考研情况多与该课程直接相关,且各地院校现代汉语版本所有差异,教师教学中对此有所涉及,并就重点内容布置了教材对比的小作业,效果良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导向,培养学生使用现代汉语知识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显然,仅靠每周三节的主干课现代汉语难以达成上述目标。为此,本专业先后开设过四门现代汉语专题选修课:大二开设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语法专题;大三开设对外汉语词汇专题、对外汉语语法专题。每门课均为每周两节,共一学期。这些课程巩固并拓展了现代汉语相应部分的内容,锻炼了学生同义词辨析与词性判断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二语词汇与语法教学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微传播时代学校中文类专业的现代汉语系列课程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课时紧张,后续选修课程尚需优化。微传播时代,各类短视频的普及,学生面临的诱惑随之增多,考取各类资格证书也压缩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加之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缩减为一周两节,这对主干课程现代汉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内容一删再删,无法完成原有教学任务,更无法满足学生的深造需要。老版该专业现代汉语相关的选修课虽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但未落到实处。按照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汉语相关联的选修课已落实,但毕竟开设时间较短,还需要老师们及时反思,不断提高。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系列课程之间统筹不够充分,教学效率偏低。从培养目标看,基础课立足于培养实用人才,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后续选修课立足于培养研究人才,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目前,由于主干课现代汉语课时的压缩,地方新兴本科院校后续的相关选修课程,便兼具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分析能力的双重任务。从教学实践与反馈来看,汉语国际教育现代汉语选修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任课教师沟通不足,重复内容偏多的问题。为此,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现代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课,现代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课调整到大三,每周两节,共一学期。目前,这两门课程已经开设,如何把本体理论与教学更好结合,仍需反思提高。
第三,中文类专业现代汉语系列课程的资源库尚未真正建立,考评不够科学。中文类专业的教研活动时有召开,教师活动之余对现代汉语系列课程也时有探讨,但我们仍应看到,目前该系列课程的教学资源库还未真正建立。教师之间的交流较为零碎,教学经验与资源的共享尚不成体系。微传播时代下,学生阅读更为碎片化与杂乱化,书面语语感不理想,急需整理并扩充专业网络资源,以供学生课余补充学习。目前,教研室系统的现代汉语资源库尚未建立,教师们布置的平时作业,命制的期末试题各行其是,呈现散打局面,不利于该系列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弥补现代汉语课时,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后续选修课程。由于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中,主干课程现代汉语课时的压缩,教学容量难以保障。同时,考虑到相当一部分该专业的学生考研会选择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专业,新版方案已将现代汉语专题选修课落到实处,但由于开设时间短暂,仍需精心打磨,优化课程。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些语言学问题,主要由语文教师自己研究解决。作为师范院校现代汉语专业的教师, 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报学科语文硕士点,借此机会,不妨利用后续选修课程,关注学生学情,利用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布置作业,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汉语问题,并形成教学科研论文与课题,有助于提升师生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学院硕士点的申报。
第二,统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系列课程,提高教学效率。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系列选修课程尚待下学期开设。借此时机,教研室不妨进一步组织教研活动,相关任课教师可针对现代汉语教学情况与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其他院校的宝贵经验,就汉语本体与汉语教学展开深入交流。根据我们的观察,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二语教师,理论学习必不可少。针对学生阅读碎片化与纷乱化的特点,针对教学重点,通过搜集中外学生的平时作业、疑问,课堂上可以推荐相关原典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完成相关笔记,作为平时成绩,扩充专业阅读量。疫情当下,学生的汉语教学实践受到冲击。虽然已安排线上实习,对教学类课程的师生仍然是不小挑战,教师们对此可以展开探讨。大家齐心协力,进一步优化该系列课程,促进师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三,完善中文类专业现代汉语系列课程学习资源,考评更为科学。微传播时代,新兴地方院校课程教学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感受到学生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及时性与互动性,建立课程学习资源,督促学生课余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学习资源大致应该涵盖教学大纲与教案、教学视频、参考资料、试题库四大部分。其中,除了学校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案,还可以搜集国家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源,供师生参考。教学视频部分可以给出重点课程的视频链接,如:沈阳老师的现代汉语,陆俭明老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等,也可以教师自行录制答疑视频并上传。参考资料提供拓展阅读书目、相关期刊与语料库的链接,阅读书目涵盖包括教材类,原典类,专题类和教学类四大类别。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语料需要及时更新,贴近时代生活,并力求准确有效,具有典型性。除了利用北大CCL语料库,BCC北语汉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作文语料库等资源,我们还可以搜集中外学生的作业与试卷,通过教研活动、群共享等方式更新语料。这样,在增强理论课程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助于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试题库部分,除了扩充题量外,不妨多方搜集中外学生的常见错误,并进行总结归纳。教师们可借助各级课程建设的相关课题,集思广益,与学生分头合作,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如B站、慕课、微信公众号。当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课程资源丰富,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需要教研室教师分工筛选,及时更新。其中,学生承担的工作可作为平时成绩折合计入总评成绩。这样,便于师生开辟第二课堂,便于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其他专业之间共享资源,为常规课程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课程资源库的建立与完善,也有助于课堂提问、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等考评方式更加科学。
(四川文理学院 陈阵)(四川文理学院2023-202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现代汉语类课程试题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川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论川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渠童谣的保护与传承[2023Y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