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必须有效统筹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合力,充分激发流动党员内生动力,推动“流而有序”“动而有为”。
流出地要强担当防断线。流动党员特点在流动,难点更在流动。作为流动党员的“娘家人”,流出地党组织要夯实主体责任,以有效的联系衔接让流动党员“顾家”、“恋家”,从根本上避免“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情形。完善常态摸排机制,定期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采取微信联、电话访、网格筛、入户查等方式,确保流动党员信息新、底数清、情况明。探索结对联系制度,组织骨干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及时传达部署上级要求和学习信息,了解流动党员思想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策,以“牵好手中线”实现“高飞不断线”。
流入地要变被动为主动。流动党员在离开家乡后,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往往难以迅速融入环境,进而与流入地党组织产生“距离感”,影响相关工作开展。流入地党组织要抗牢属地责任,将流动党员纳入日常管理,同步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把流动党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搭建流动党员活动阵地,强化经费保障,着力完善服务功能,推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让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聚焦流动党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难题,积极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促进流动党员从“流入”到“融入”。
流动党员要以实绩赢认可。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旗帜。流动党员阅历丰富、人脉宽广、熟悉基层,理应主动担起“建设他乡、回报家乡”的责任。要强化身份意识,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在“归队”中找到“归属”,变“人到”为“心到”。结合个人特长、兴趣意向,主动投身流入地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工作中,为群众解决烦心事,以实际行动诠释“他乡显担当”。发挥自身人脉、资金、资源等优势,通过宣传推介家乡、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就业岗位等方式,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牵线搭桥,当好引领发展的“领头雁”。(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组织部孙东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