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25 13:29: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一环,国家现代化需要教育的现代化。高校公共精神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构建的一种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这与教育现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推进高校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做出全面部署。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公共精神的培育工作,能为推动高校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是信息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新质生产力在高校深化改革进程中也深刻影响着高校人才培育工作。

新时代高校公共精神的内涵主要涉及到公共理性、公共责任、公共关怀、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公共理性要求大学生面对社会公共事务能做到客观辩证,保持理智思考和判断;公共责任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发展大势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集中体现在对“小我融入大我”的深刻认识;公共关怀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交流交往中保持对他人的体谅和关心,培养合格公民的道德素质;公共参与作为公共精神的最终实践,集中体现“公共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的题中之义。

近年,高校公共精神培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困境。

首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趋势与公共精神一元导向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00后,伴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这一群体经历了教育竞争、人员流动等个体化倾向过程,大学生个人倾向意识逐渐显现,加之高校生活要求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远离原生家庭的大学生不得不成为对自身负责的主体,为规避风险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来寻求发展的新模式,容易出现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现象,间接影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感。而公共精神涵盖的四个方面都需要摒弃个人主义倾向,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对高校公共精神培育或引导产生排斥抵触心理,不利于推进高校公共精神体系的构建。

其次,传统培育模式与现实需求冲突。高校是选拔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传统教育模式更注重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化,伴随着课程思政的改革深入,虽然各门课程得到充分改革并积极发挥思政的引领作用。但在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过程中,由于未能给予公共精神实践方面的重视,以及惯性的传统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难以凸显公共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导致大学生明显缺乏公共精神层面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充分适应当今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化。

最后,人才培育与人才应用分离。高校是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角色的重要孵化基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实现体系的构建,同时要将培育要求与社会要求接轨,将培育成果与社会实践接轨。然而我国高校目前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工作主要聚焦校内,培育目标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情掌握不精细,难以形成针对性公共精神的培育方案。特别是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的整合力不够,缺乏对症机制。这使得大学生在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进一步加深内化过程。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公共精神培育,摒弃原有传统刻板的培育理念和方法,可以通过高质量、高科技、高效能对目前高校公共精神培育面临的困境和调整创造新的突破口。

第一,以“高质量”构建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思政培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并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公共精神的培育工作,就是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总抓手,创新地发挥思政引领作用。首先应重视“课程思政”与“网络思政”的双通道驱动,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依托,针对专业特色,高校在推进公共精神培育环节应做到因地制宜,深挖公共精神培育与专业大类课程的紧密关联,并科学创新地推动具体内容有机嵌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其次,引入新科技、新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公共精神培育的依托平台,如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教学管理技术,了解大学生公共精神发展水平,并根据不同专业特性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最后,教育目标需要从文凭导向转向素质导向,针对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教育背景的情况,高校应组织相关系统培训,加强专业课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各类课程教师政治素养。

第二,以“高科技”创新性继承整合本土优秀的育人资源。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公共精神,要利用“高科技”作为媒介,创造性继承和发扬本土育人资源。以本校为例,作为中央部属高校,我校拥有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资源。新时代下赓续红色血脉,就需要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特性,用“高科技”架起和公共精神内涵价值一元导向的桥梁。首先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课程改革中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壁垒。如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理论学习部分嵌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线下课堂进行充分实践和讨论增强互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同时也能丰富教学资源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高校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时,须重视创造出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思政育人手段。辅导员需创新舆论引导工作方式;专业课教师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网络技术能力;高校官媒应积极探索在网络空间引导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创新方式。同时以数据驱动决策,把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监测信息的准确性,提高决策的客观性。

第三,以“高效能”加强公共精神的实践效用。

新时代下,新质生产力要求高校培育的高质量人才需满足新兴产业的社会需求,这就要求在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时需要改革传统的育人理念,加强社会实践的效用。聚焦校内,可以开展公共精神相关的选修课程,开展公共参与的调研活动,或是通过与产业界合作共同研发课程展开实践教学等。同时建立多维评价体系,“高效能”要求高校公共精神培育的落地化成果,公共精神作为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一也应该建立科学完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

高校公共精神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帆风顺,新质生产力通过“高质量”、“高科技”“高效能”的赋能可以深化高校育人机制的改革创新,调整公共精神培育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科学引导学生在培育公共精神中自觉树立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培育高质量综合型人才。同时,以新质生产力助推高校公共精神的高质量发展,对研究我国高校公共精神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指引。

卓昱含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项目课题: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公共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SZQ20230195)

作者简介:卓昱含,1994年2月,女,汉,籍贯仁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