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田野 走出乡村振兴之路 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11-26 10:45: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2024年9月9日,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召开2024年下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这已经成为学院乡村振兴工作的常规动作。在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始终以生物工程人才需求为导向,秉持“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特色专业优势,践行地方高校的责任和担当,尤其是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学院科研优势与地方特色产业相融合的力度,深入食品企业调研,帮助企业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多途径提升企业食品安全意识与经济、社会效益,持续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科技帮扶 彰显专业能力

学院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咨询、专业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村地区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屏山县围绕特色富硒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链,实现政、企、村协同发展合作。自2018年以来,直接帮扶贫困农户114户,困难群众260人,带动万余农户增产增收。针对屏山县锦屏镇的茵红李、竹(笋)资源、茶叶资源、养殖(黑山猪、兔、鹅)的产业现状,分析了目前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未来规划以及亟待解决的难题,提出提质增效,发展循环经济,呈现整个产业链条的绿色发展。在自贡建立川南稻粮产业科创中心,助力品种改良增产;在宜宾建立酿酒专用粮500亩示范基地,攻克“大酒谷”糯稻低产易倒伏问题。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积极申报和实施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科技项目,涵盖生物发酵、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注重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才培训 提升自驱意识

学院根据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前沿技术和实践课程的比重,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师资源,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指导。不断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持续开展调研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生力军”。培训对象既面向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同时也包括在校学生和有志于从事农业及相关行业的青年,内容涵盖酿酒工程、食品科学等特色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也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管理、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同时针对地方产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技术培训,如富硒产业技术、酿酒专用粮种植技术等。通过培训,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推广到基层,促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据统计,近年来,学院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2000余人次,一批新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迅速成长。

实践应用 促进目标达成

学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发挥学科优势,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与创意策略,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建立科研示范种植基地600余亩,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为乡村农业提供示范和借鉴。帮助京坪村形成“农户-专合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学校”的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发展模式,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茂县历史悠久,几千年历史中诞生了两百多项非遗项目,涵盖了羌族传统习俗的方方面面,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茂县有意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旅游品牌的需求,学院深挖地方文化,发展传统饮品,同时依托咂酒文化、羌文化、傩文化等,制作产品外包装,推出系列文创产品。采用生产与文旅相结合的方式,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咂酒的制作过程,感受古羌族文化的魅力,既是对羌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增加当地果农收入、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学院一直秉承着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宗旨,把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强化责任担当,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献良策、出实招,彰显智慧和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生物工程领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时刻关注乡村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积极推动项目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