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激励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学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应自觉承担起弘扬红色精神、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将结合笔者的课题研究实践,浅谈地方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红色文化 地方文化 教育教学 历史核心素养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教材,适时、适当地引入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让学习资源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为课堂学习增色添彩。
根据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编排,八年级上册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史,其中第六单元主题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抗日战争的爆发到国共第二次合作,再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共用5个课时来讲述这一段历史。由于教材容量有限,仅仅依靠课本知识,学生可能出现认知不足,无法产生情感共鸣的问题。幸运的是,学校恰好坐落在南岳衡山脚下,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南岳衡山,为中华五岳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还是一座抗战名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南岳忠烈祠、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室、磨镜台军事会议旧址均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景点。
依托南岳的红色文化资源,笔者开发设计了《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视频、图文资料等向学生介绍南岳的红色旅游景点、名人抗战故事,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中革命精神的熏陶,增强他们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中,笔者精选了几处红色景点进行重点介绍。
南岳忠烈祠,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处供奉“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的大型烈士陵园,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提问互动,帮助学生多角度了解忠烈祠和抗战背后的故事,激励学生赓续英烈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共同创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南岳的宗教界人士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湖南宗教界第一个抗日救亡组织——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教师通过介绍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和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成立过程,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课本上提到的全民族抗战有更为具体和直接的认知,发展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也就得到了充分落实。
教师在介绍历史遗迹时讲述薛岳主持筹建南岳忠烈祠、蒋介石题写“忠烈祠”匾额、叶剑英在南岳游干班授课“游击战争概论”等背后的故事,让原本存在于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变得更鲜活,学生可以在思辨感悟中重新认识历史人物,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使教材知识的“有限性”在校本课程中得以延伸,校本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发挥优势互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
二、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历史学科具有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要为学生讲述历史理论知识,还要积极提供实践环节,开展主题鲜明的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在《红色文化》的课堂教学中,设计“我当名山推荐官”的课堂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和对南岳的了解,选择一个红色景点撰写解说词,并派小组代表现场解说。此活动既检验学生对南岳地方红色文化的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于无形中再次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润。
配合《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政史地教研组联合举办了“知史明理,爱我南岳”知识竞赛,通过笔试初赛的选手,组成两队进入抢答复赛,全校师生现场观摩,将乡土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为弘扬红色文化助力。
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忠烈祠祭扫英烈、参观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室、南岳佛道救难协会陈列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课程中接受红色文化资源的熏陶和洗礼,感受先辈们历经苦难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赓续红色血脉。
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空间拓展,使学生的学习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连接,学生的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有机地连接起来,学生于无形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特色学科作业
为使《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课题研究小组还设计了特色学科作业。鼓励学生搜集南岳抗战史料,阅读红色故事,“以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写读后感或画手抄报。其目的在于点燃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合作手绘“南岳红色旅游地图”,为来岳游客规划一条红色主题游路线,撰写推荐理由。这一开放式的作业既能给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总的来说,地方红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历史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提高对地方红色历史的关注,多开展涉及地方红色历史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加深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龙.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刍议[J].学周刊,2014(14)
[2]关荣、张秀芳.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02)
[3]石苇.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N].光明日报,2024(04月18日 06版)
衡阳市南岳区文定学校 刘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