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校园警务员、辅导员、保卫员、宿管员、宣传员力量,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新时代高校安全工作新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蓄力构筑“五力”共治新格局,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助力。
校园警务员:安全守护的坚强后盾
学校与公安机关紧密联动,积极探索“校警联动、师生参与”新举措,全力开创“平安校园”新局面,始终保持与公安机关工作的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在加强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取得不错成绩,通过“校警联动、师生参与”及时做到安全工作“查漏补缺”效果,有力保障了学校安全稳定。
与属地公安机关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问题合力解决,隐患共同排查”工作格局,并依托公安机关专业力量,“抓实靠前指挥、抓严安全管理、抓细研判排查”,实现专业育人力量深入社区近距离指导学生,全面深化“平安社区”建设成效,据悉,2024年以来,学校常态化与属地公安机关开展各类安全专项隐患排查活动多达10余次,并在学校警务室聘任驻校警务工作人员1名,通过联动及时有效地遏制校内外安全隐患遏制50余个。
(图为联合公安机关在校内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辅导员:引领成长,呵护心灵
学校施行学工队伍入住社区工作制度,54名学工教师24小时入住学生社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所需所求,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六个一”工作,严格落实学生晚归、夜不归寝报告制度、学生外出请假审批报告制度等。严格落实台账制度和过程管理,认真记录好《辅导员工作日志》《辅导员查寝记录》《家校联系记录》等工作台账,确保安全工作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围绕辅导员安全管理“主线人”工作职责,注重加强思想引领,认真开展学生深度辅导和谈心谈话。落实重点学生关怀机制,及时掌握家庭变故、身患疾病、学业困难等学生的情况,加强关心关爱。建立以辅导员为一级网格员2700余人网格化队伍。把学生安全工作常挂心间,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陪伴人,倾心陪伴每一位学子成长。近三年来,组织召开安全稳定主题班会、深入学生社区、学生食堂、学生活动场所达万余次。
(图为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开展关心关爱活动)
保卫员:构筑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学校保卫部门长效化开展“四不两直”现场巡查,全方位组织宿舍违规用品安全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实验室安全检查、校园“三防”工作安全检查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实行消防安全日巡月检制、保卫夜间巡查工作制、建立“社区辅导员—宿管人员—保卫人员”工作联动机制,广泛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2024年,保卫部门牵头主动与属地安全管理单位紧密联系,建立校园安全管理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校内外重大安全隐患排查50余次,组织开展各类安全讲座、宣讲会、警示教育、消防演练活动共计30余场。
宿管员:宿舍的守护者,同学的知心人
学校宿管员以暖心式管理,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轮值轮守,夯实了校园安全底线,做好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关键一环。巡查宿舍、检查设施设备时刻放心上,及时发现并处理宿舍潜在安全隐患,在寝室长群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电安全、防火防盗。
学校实行“学校+二级学院+宿管”三级联动机制,每月在学生宿舍开展安全文明普查活动,宿管员通过普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保障平安社区建设关键角色。通过每年11月“走基层、找问题、促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座谈会,反馈宿舍管理难点、建议、安全隐患点共计多达百余条。
“同学们都睡了吗?宿管阿姨查寝室了,今天的晾晒收了吗?热水供应怎么样?晚上不要熬夜,同学们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课……”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25班李维同学表示大学三年,每天晚上11点以后,宿舍门外总是会出现宿管阿姨亲切的问候声,这也是他在学校里面听见的最亲切的声音之一。
宣传员:奏响校园安全主旋律
每逢开学季,书记、校长便亲自带头深入“开学安全第一课”课堂、社区,层层落实安全稳定工作“一岗双责”。联合属地政法部门、公安机关、疾病控制中心利用新生入学季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反诈防诈’‘校园传染病防控指南’”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近年来,在各级宣传员的共同努力下,平安校园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校纪委书记、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徐漫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加强各级宣传员联络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校园治理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让宣传员更加注重自身的安全和行为规范,也更加愿意为平安校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宣传力量,强化安全教育宣传、警示教育,重点突显安全教育,依托校内外官方媒体平台发布有关安全讯息达百余条,让“平安校园建设”入脑入心。
(图为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
学校党委副书记左章权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驱动,不断深化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校园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实现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持续推动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方向发展,为师生创造更加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马太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