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富彬:沿着法治的轨道走向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4-12-12 10:07: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没有想到咱们聊城一中的同学们这么热情,掌声这么热烈。如果早知道有这么热情,我提前一个月就来了。学会给别人鼓掌喝彩,是一种善良、一种美德、一种格局,拍手可以让自己经络疏通、心情放松,所以刚才鼓掌把手拍红的,三年后都能考上北大清华;没有把手拍红的,三年后考上中南财经政法。

对今天的“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和法治报告,我非常重视——从内容上重视,前天晚上我加班亲自写了讲课提纲;从形式上更重视,昨天晚上我专门理了发,让理发师吹了个发型。很高兴来一中与大家进行交流,因为我也是一中毕业的,不过我和大家不是校友,我是菏泽单县一中毕业的。但我希望、也相信在座的同学们里面,三年以后会有人成为我的校友,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虽然排名不如北大清华,但也是211、双一流大学,特别是财经类排名全国前六,法学全国排名前五。希望在座的同学将来报考这个学校,咱们就成为大学校友了。更希望大学毕业以后报考检察院,那样咱们不仅是同学、校友,而且可以成为同事、战友了。

我今天想和同学们交流两个方面的学习工作体会。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要遵纪守法?

一、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学习是托起梦想、成就梦想的“奠基石”。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与“火箭之王”钱学森说过:“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其历史使命,我们的使命是学习,是创造,是贡献。”人以学而立,好学才能上进。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只有努力学习,才有可能点燃更加精彩的人生,才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为家庭兴旺、国家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国家栋梁。国家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每个个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国家的发展轨迹,最终都要取决于个体的思想、行为和贡献,每个个体也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远大志向,才能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对青年人寄予了深切期望,要求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今后不一定从政,不一定当公务员,但不论干什么,都要有政治信仰。说到政治信仰,可能有的同学、有的家长会觉得遥远,甚至认为“政治与学生无关”,事实上,政治信仰非常重要,是一定社会时期个体对理想信念的认知与选择,要排在个人素质能力的第一位。我们走在人生路上,政治信仰就是远方的灯塔、拐角的路标。

学生时代是精力最充沛、才思最迸发、创新最宝贵的时期,更是形成信仰、立下志向的黄金年龄。毛泽东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就发出“征友启事”,广募“不惜己身为国家者”。李大钊、周恩来、聂荣臻等无数革命先辈,都是在青年时期就坚定了为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信仰,解决了奋斗“为了谁”的问题。心中有信仰,就会判断哪些事该做、该怎么做。心中有国家,就会有大格局,信仰会给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

树立了远大志向只是起点,要成为国家栋梁,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础就是学习。如果学习不努力,所有的理想抱负都是水中花、镜中月、空中楼阁。我能够来到聊城担任检察长、带领全市检察干警依法办案、为老百姓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够为法治聊城建设、为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能够被聘为聊城一中的法治副校长,源于高中时期的我刻苦学习,考上了中南政法学院(2000年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进入省检察院工作。

怎样算是学习刻苦?古代西汉时期有一个“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家里穷,没有灯,隔壁家是个大财主,灯多光亮,匡衡就凿开一个孔看书,最后当上了宰相。当然,我们现在教室里都有电灯,不用偷光了,想偷光的话,现在的钢筋水泥墙,也凿不动。还有一个“头悬梁 锥刺股”的故事,古代住的房子都有木梁,男人女人都是长头发大辫子,主要是为了方便用绳子把辫子系在木梁上,学习困了一打瞌睡,头发被拽疼了,就继续读书。还有更狠的,书案上放一个锥子,累了困了没有红牛喝,就用锥子扎大腿,开始是轻轻地扎,后来越来越困,轻轻地扎不管用了,就使劲扎大腿,一不小心能带下一块肉来。古代考上举人、状元的,大腿上都有好多伤。古代男的为什么也穿长袍?长衣长裤,不敢穿短裤,就是怕别人看见大腿上的伤疤,不好看。当然我们现在学习不需要头悬梁,更不用锥刺股,但古人的这种用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当年我和我的同学们学习怎么辛苦的。我上高中的时候,教室是晚上12点熄灯,回宿舍后,还有一些同学打着手电筒学习,困了就用风油精抹眼睛。晚睡的与早起的,经常可以碰面,当年空气质量好,晚上一抬头,满天星星。你们这个年龄的学生可能知道披星戴月这个成语,但现在晚上最多可以看到几颗星星,很难理解什么是“披星”,当年成千上万颗星星熠熠闪烁的感觉真的是很美好。

同学们,你们现在在聊城一中学习,有非常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有高素质并且认真负责的老师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用每一天的积累铺就坚实的阶梯,去往更高等的学府和更广阔的天地。

(二)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家庭骄傲。子女的成功,是父母最大的骄傲,是希望和寄托。在座的同学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可以说是你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很多人全部的希望。特别是中年以后,很多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为了孩子活着。”我也是一名父亲,对这句话体会很深,我孩子的哪怕一点点进步,都比我自己的进步还要让我高兴。当年我们村如果有人考上大学后,亲戚都来家里祝贺,父母专门请电影放映队给全村人放一场电影,露天电影。

成为全家人的骄傲,需要凭实力。高中阶段的学习,直接决定你去什么样的大学继续深造,会决定你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甚至决定你工作以后能够取得怎样的业绩。个人成才成功了,不仅是家人亲友的骄傲,还是老师和母校的骄傲。一中的西门口有一个大大的宣传栏,上面展示的是优秀毕业生的风采,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三年以后你们的照片和事迹也登上那个光荣榜。

这次讲课的时间,是我有意选择期中考试以后的,目的是想和大家交流两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1.学习成绩排名是会经常发生变化的。可能有部分同学在初中阶段名列本班本年级前茅,这次考试名次不是很理想。这种现象很正常,考到一中特别是老校区的,没有学习差的学生,这说明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现在;现在的成绩也只能说明现在,不能代表高考成绩。一次两次考试排名不靠前也没有关系,我们要的是最后的成绩,笑到最后才算关键。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一直是第一名,考到县城高中,一下子成了班里20多名,后来还考过40多名,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高考成绩是班里第三名。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聊城一中的同学,也不是聊城二中、三中的学生,是山东全省的考生,所以平时同学之间不要嫉妒,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以后才会有更多优秀的同学。

2.暂时的落后是可以赶超的,要有信心。我有一个姓李的同学,考高中时英语7分,高一时一些同学还笑话他。高考时他考到了清华大学,后来到英国留学,现在是清华大学的博导。当然学习还要注重方法,不能死记硬背。一个亲戚考上专科没有上,想复读考本科,结果复读好几年,所有的课本都能背下来了,最后专科也没有考上。另外,如果成大事,心态很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培养良好的心态,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平时考试每学期都是班里第一,没有考上,又到另外的中学复读三年,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正式高考就不行了。心理素质一定要过硬。

(三)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拥有精彩人生。我们之所以要努力,是为了尽可能地把命运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精彩。

未来怎么样,完全取决于今天打的基础怎么样。山顶风景无限,风光无限,趁年轻精力充沛登到山顶,就可以早早欣赏风景,享受美好;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年龄大了精力不足,爬山慢了,要么一生都爬不上去,要么爬上去已经近黄昏,已经没有心情欣赏。人生如同物质守恒定律,也有一个规律,先甜后苦,先苦后甜,年轻的时候选择甜,年龄大了就是苦。怕吃苦不想吃苦的人吃苦一辈子,不怕吃苦肯吃苦的人吃苦一阵子。前年网上流传一个武汉的幼儿园老师教小孩唱“我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我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小孩们会唱的时候只能理解到种子和花,在座的同学们应该能够明白“种多大的种子开多大的花”包含的哲理。

我因为考了大学到省直机关工作,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这些年走遍了全国各个省市,欣赏了大好河山,开阔了视野,也到过国外。我弟弟没有考上大学,一直在单县农村,这些年就去过济南、泰安,都是我安排他去的。我来聊城工作后,又让他来过一次聊城。尽管考大学不是成功人生、精彩人生唯一的出路,但在目前的中国,却是大多数人最重要、最公平、最直接的一条道路。

西安交通大学的王树国校长曾经说过一段话,非常的有道理,“人生短暂,全靠自己,你可以去玩,也可以去放松自己,没有人管你,也没有人能真正管的住你,但请记住,你的未来什么样子,取决于你今天的选择。现在,你正在做的每一道题,你完成的每一张试卷,你阅读的每一本书,都在为你的未来积累宝贵的财富。因为你未来的人生,都建立在今日的学习基础上。” 
  这里和同学们谈谈手机和游戏的危害。不能责备有的学生打游戏上瘾,成年人也会上瘾。我在济南工作期间,电脑上有个扑克游戏,有一次下班后想放松玩了一会,结果越玩越想玩,一个星期后戒了,我采取的办法是从电脑上删除了游戏。玩游戏危害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损害健康,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等。现在电脑上游戏越来越多,手机上的游戏、各种视频更多,其中还有一些不健康的,希望同学们不要去碰这些游戏。如果现在玩游戏,将来就没有时间玩了;现在不玩,以后想玩的时候才有机会玩。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青春,意味着有大把的时间,有旺盛的精力,有美丽的梦想,更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有一件事必须去做,那就是两个字“用功”。我高中的班主任每周都会说:“要有危机感,考大学有时差一分都可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 南岳衡山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中学时光,珍惜与老师、同学、父母相处的日子,努力向上,迈好精彩人生的重要一步。

二、为什么要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健康成长的前提。法律是每个人应当遵循的规则,遵纪守法是法治国家的要求。青少年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否遵纪守法,直接关系国家的法治水平和治理能力。同学们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最大的身心特点就是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暂时落后的心智发育之间的矛盾,缺乏足够的理智去甄别客观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影响,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入歧途。

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国有国法。古人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法律就是规范人的行为的规矩,目的是维护良好的秩序。我国目前有280多部有效的法律,每一部法律都调节某个方面的社会关系,规范公民的权利义务,设定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规则。正因为法律如此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法律,树立法治信仰,遵纪守法,在法律划定的底线内行事。如果一个人缺乏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之心,能力再强、本事再大,也只能是“无法无天”。

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全民”当然包括学生。同学们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就要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特别提醒做好以下几点:

要严守校规校纪。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校风是否优良,日常管理是否严格,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文明规范。我们聊城一中以“珍爱生命、科学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修身、立德、求真、创新”为校训,践行“国家栋梁、社会精英”的育人目标,为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知名高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严管就是厚爱,“规矩以内最自由”,只有在校规校纪的框架下,学习、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和秩序。我们在办案中发现,不少犯罪的未成年人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都存在逃学、旷课、打架斗殴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这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尤其是寻衅滋事、入室盗窃、打架斗殴的,大部分在校期间不守校规,走上社会更不畏惧法律以致犯罪。现在一中的校风学风这么好,离不开严格的校规校纪,离不开校领导的科学管理,离不开老师们的以身示范,也离不开同学们的自觉遵守,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做得更好。

2.要杜绝校园欺凌。检察机关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因为校园欺凌而导致的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案件占较大比重。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都属于校园欺凌,是法律所禁止的。比如,某学校学生小赵因琐事与同学小陈产生矛盾,一天,小赵强行把小陈拉到厕所,与邀集的其他9名同学一起围住小陈拳打脚踢,造成小陈身体“重伤”,被以故意伤害罪判了刑。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欺凌,希望同学们都能引以为戒!也请同学们记住,当你受到欺凌时,既不能隐忍、害怕,也不要盲目逞强,正确的做法是把欺凌行为告诉老师、告诉父母,或者向司法机关(公检法司)寻求帮助。遇到同学被欺凌的,也不能袖手旁观,要向老师、家长或者司法机关反映,避免出现更多的严重后果。校园欺凌不仅是在伤害被欺凌者,还会对旁观者带来不良的示范和影响。同学们如果遇到身边同学被欺凌,勇敢站出来,及时制止欺凌和暴力行为,要敢于对校园欺凌说不!

这里我介绍一下,司法机关对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指导思想的一个变化,以前是教育挽救为主,现在的指导思想是“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重点是后半句,要求“要准确把握打击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做实惩治也是挽救”,对涉罪未成年人依法惩处,既是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也是对涉罪未成年人的保护,是防止他们在人生歧途越走越远的“特殊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是学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不追究,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是关爱而不是溺爱,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未成年绝不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保护伞”。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的严重犯罪,都会依法惩治,绝不纵容。今后学生违法犯罪并不会得到法律之外特别的优待。

3.要提升网络素养。网络不是法律管护的“真空地带”,同学们要注意在网络空间的言行,否则也可能触犯法律。近年来,有人在网上肆意诋毁英雄烈士,歪曲民族历史、党史、国史,邱少云、黄继光等都被抹黑过,这些诋毁均属于违法行为,轻者公开道歉,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判刑、进监狱)。网络上常有未成年人打赏主播、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的,有过度沉溺于刷抖音短视频、影响学业的。比如,小岩、小峰兄弟俩每天流连于网吧,喜欢看网络直播,迷上了打赏女主播。为满足上网需求,盗窃6万元,不到一个月就全部打赏了女主播,最后判刑入狱。要提高网络素养,注意规范、约束自己的网络言行,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言行,做一名文明、安全、规范使用网络的公民。包括我们的老师,平时在手机网络上也不要随意发表不当言论,不要认为在网上发言发帖别人不知道。

4.要远离不良行为。古人讲:“勿以恶小而为之。”严重的违法犯罪都是发端于不以为然的小恶行。很多违法犯罪的青少年,都是从不良行为,发展到严重不良行为,以至于最后违法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例举了很多我们不应当实施的行为,例如:吸烟、饮酒,多次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等,都是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行为,法律把这类行为称为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携带管制刀具,拦截殴打他人等,则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一旦任凭这些行为进一步发展下去就是违法犯罪。希望同学们注意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坚决杜绝“小恶”滋生,守法于点滴之中,防止人生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彩排,错过了不能重来,任何时候都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培养法律意识要从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开始,一个学生如果读书时不遵守校纪校规,缺乏法纪意识,将来出了校门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违法违纪,甚至犯罪。

知法懂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是青少年权益的保障防线。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未成年人识别风险、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还相对薄弱,很容易成为违法犯罪的侵害对象。同学们只学习文化知识还不够,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法律,所以还要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知道法律有什么规定,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行为合于法律的规范。这是同学们成长中的必修课。

一要远离不适宜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近年来,一些住宿、娱乐场所违规经营,允许未成年人随意出入,成为涉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地。在校生小汪为了庆祝自己的18岁生日,在某KTV订了一个包厢,在朋友的怂恿下尝试吸毒,并邀约多名自己的同学一起吸毒,被例行检查的警察查获,都是出于好奇第一次跟着尝试了毒品,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法律之所以规定未成年人不能自行入住宾馆以及不能进入娱乐场所,是因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把控力不强,容易受到伤害或者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同学们要主动拒绝进入这些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

二要抵制网络诈骗,不做犯罪“工具人”和受害者。网络诈骗动动手指、彼此不见、更易得逞,近年来这类违法犯罪高发多发。相信有同学接到过诈骗电话或者短信。这些诈骗分子为了逃避追责,一般都不使用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支付账号作案,而是找“替罪羊”为他们提供。未成年人认知、判断能力有限,很容易因一些蝇头小利沦为“帮凶”。16岁的小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三剑客”的网友,明知道这个网友在实施网络诈骗,仍将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卡以500元的价格出售,还介绍同学卖银行卡和手机卡给“三剑客”,这个“三剑客”用小尹等人的银行卡进行网络诈骗,小尹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同学们要谨记,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和微信、支付宝账号等出售或出租他人,避免成为网络诈骗“工具人”,也不要随意通过手机、网络转账或汇款,避免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

三要警惕性侵害。近几年来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司法机关一直把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严惩的对象。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性侵地点既有校外,也有校内;性侵时间既有在晚上,也有在白天;性侵犯罪分子既有同学、亲戚、邻居、教职员工等熟人,也有刚刚认识的朋友或者陌生人;被侵害的多数是女孩,也有男孩。我们还发现,性侵犯罪有两成多发生在酒店宾馆。同学们要始终绷紧预防性侵这根弦。一方面要提高警惕,注意远离相对危险的环境和复杂的场所。比如,夜晚出门时尽量有成年人陪同或者结伴出行,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搭讪,不要与校外不良人员交往,不要到宾馆去见陌生人等。另一方面要学会应对突发情况和在危险环境下自救、求救的方法。万一有不法侵害发生,要努力做到冷静、勇敢、机智,想办法尽快离开侵害现场,想办法向周围人群求救,采取各种方法保护好自己。同时不要隐瞒受侵害的事实,要第一时间给家长说,向老师、学校报告,向公安机关报案,决不能让坏人逍遥法外。检察机关“12309”检察服务热线设有专门的未成年人问题电话专线,会为你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

四要警惕网络性侵害。有调查数据表明,在青少年网络社交活动中,排名第一的是网上聊天,占比达55.1%。由于网络的非接触性,一些“大灰狼”暗藏其中,通过网络实施胁迫女孩子自拍裸照上传等猥亵行为,严重侵害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比如,曲某某冒充某影视公司的女性工作人员,以招募演员需先行检查身体发育情况为由,通过聊天工具先后诱骗11名女孩拍摄不雅照片、视频等供其观看。同学们不要轻易添加、关注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能盲目网约陌生人见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深远且复杂,它不仅断送了青少年自身的前程和未来,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无法修复的伤痛,还严重破坏了社会道德准则和信任基础,更深刻影响了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正向发展。根源都在于未成年人缺乏对纪律的遵守、对法律的敬畏和对法治的信仰。

刑法现在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已经降到12周岁,明确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024年3月10日,邯郸市肥乡区,三名13、14岁的初中生将13岁的王某残忍杀害。办理该案的检察机关认为,三人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王某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于是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终核准追诉。等待三人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我们以伤害为例,介绍一下违法犯罪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当你与他人产生肢体冲突,造成的伤害尚未达到轻微伤,那么你的行为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要赔偿对方医疗费、住院费等一大笔损失;一旦造成的伤害达到轻微伤,那么你有可能被行政拘留5-15天,同时要进行金钱赔偿,根据具体情况还要缴纳治安罚款;倘若造成的伤害达到轻伤以上,那么你有可能除了赔钱之外还要坐牢。当然,即使你家里很有钱,也不能去伤害别人,还有一笔账必须得算,那就是政治账,今后你要想当兵,政审过不了,哪怕你考上211、双一流,以后公务员也别想了,甚至一些非公、非事业编的岗位也不行。所以在决定做一件事的同时,就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后果,并评估好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结果,你和父母能不能承受,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后悔,人生不能承受之重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五要正确对待“青春期恋情”。中学生要不要谈恋爱?有人说,“青春很美好,恋爱要趁早”。也有人说,“下手太早,质量不好”“大学再找,白头偕老”。我的意见是高中阶段不适合谈恋爱。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正常现象,可以藏在心里,作为学习的动力,一定不要谈恋爱。一旦谈了,很少有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在高中阶段谈恋爱的,极少有考上大学的。另一方面,在高中谈的恋爱极少有成功的,据调查成功率不到1%。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是,在高中谈恋爱,即使成功了,也错过了更多优秀的异性。有句俗话很有道理“鱼找鱼,虾找虾,乌龟配王八”,你现在谈,选择范围就是聊城一中,基本上都是聊城人,甚至普通话还不如我说的好,双方以后发展情况完全是未知数;你考到聊城大学,选择范围扩大到了全省;你考到北京、上海、武汉的大学,选择范围就是全国了。所以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要一门心思努力学习,争取考到最好的城市、读最好的大学、遇到最优秀的他(她)。

我虽然不善于谈恋爱,但我善于总结别人谈恋爱的经验教训。我年轻时发表过三篇文章,分别是《为失恋自杀》《为失恋杀人》《为失恋被杀》。给大家简要剖析一下。

先说《为失恋自杀》。初恋经验不足,眼里只有对方一个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一草遮住眼,看不见大草原。感觉这个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没有她(他)这辈子就没有幸福了,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了,一时想不开就自杀了。自杀是最不值得的愚蠢行为:一是死相很难看;二是亲人很难过;三是你喜欢的那个人以后会找别人;四是被熟人笑话;五是和你关系不好的人幸灾乐祸。

《为失恋杀人》。看上一个人就当成自己的了,钻牛角尖、死胡同,我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我不幸福也不让你幸福,其实谁也不属于谁。两个人相遇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你在聊城上学与在北京上学,认识的人肯定不一样。不能够作恋人就做朋友,不能做朋友就做同学,在心底保存初见时的那份美好,千万不要做害人害己的事。为失恋杀人是极度自私的行为,杀人偿命,一是死相更难看,枪毙;二是给两个家庭带来一生的痛苦;三是被人传为笑柄,没有人同情。

《为失恋被杀》。有人追求自己,自己看不上对方,怎么办?特别是遇到死缠烂打的怎么办?要表示感谢,明确告诉对方不可能,不要态度暧昧让对方觉得有希望。不要用词过激,惹恼激怒对方。可以通过共同的朋友及时疏导,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告诉老师、父母、朋友,请他们帮助解决。

检察机关永远是大家的坚强法律后盾。作为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整个过程中负有重要职责的司法机关,我们检察机关将一如既往,以检察力量促进各方力量相融相通、共同发力,确保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落实到位,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用“特别的法”守护“青春的你”。

为更好履行未成年人检察职能,市检察院打造了“柳笛声声”未检团队,全市8个基层检察院均成立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创立了“大白哥哥”“向阳花开”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和专业办案团队;联合市妇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及市教体局签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施办法》,整合20个部门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合作机制,牵头与12个职能部门、76所学校会签文件,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监督考察帮教小组等5支团队,设立法律援助等80个工作站,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爱联盟”,充分释放未成年人检察制度效能;全市检察官担任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实现了两级院院领导、未检干警、其他部门优秀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先进集体”。市检察院新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已经启用,前段时间,咱们一中的两百多名同学走进市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正是检校共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欢迎老师、同学们在进一步接受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同学们,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属于勇于拼搏奋斗的你们!所有的人生都是奋斗的人生,经历了夏日的炎热,才能体会到秋天的凉爽,经历过冬季的寒冷,才感觉春光的明媚。彩虹都在风雨后,努力奋斗才有美好未来,敢于拼搏才能赢得美好人生。生活就像种庄稼,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获,因为每粒种子得到的阳光、雨水、肥料不同,但只要坚持不懈地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希望同学们紧跟新时代,不断提升法治素养,用法治为我们的奋斗青春护航!愿法治的阳光永远照亮同学们的人生航程,乘着法治的航船,沿着法治的轨道,驶向各自精彩的诗和远方。

很快就到2025年了,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向每一位辛勤育人、敬业奉献的园丁表示崇高的敬意!祝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新的一年教学并进,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聊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聊城一中法治副校长 贾富彬)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