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找到“自找苦吃”和“没苦硬吃”的平衡点

发布时间:2024-12-12 10:10: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没苦硬吃”这一网络热词原本指的是老一辈人在当前生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去吃苦的现象。这种行为虽体现了勤俭持家美德,但“硬吃”也引起一些健康和家庭问题,最终也没能省钱。相应地,部分理念提倡年轻干部应该“自找苦吃”。“吃苦”固然是成长的必修课,但若把握不好度与量,就会变成“没苦硬吃”,因此,找到“自找苦吃”和“没苦硬吃”的平衡点尤为重要。

多一些“速战速决”,少一些“攀比加班”。钟南山院士在高强高压工作状态下,仍坚持将密密麻麻的行程记录成表,将一天分为多个N个时间小块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地,对于年轻干部来说,需要在高强高压的工作环境中“自找苦吃”、磨砺心性,但磨砺不等同于将自己困在时间的“牢笼”中“枯坐”一隅。速战速决也不意味着马虎了事,而是在有限时间内以最佳工作状态、最合适的方式解决工作难题。要形成“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让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形成风气、成为习惯、变成规矩。也要注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善抓主要矛盾,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干成事。

多一些“有效提升”,少一些“无效内卷”。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画作善于从“小”出发,能把小虾、小鸡、菊花等普通动植物画得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齐白石坚持作画到九十三岁,作画状态不佳时便会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可见,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状态不好时,与其内耗内卷把自己憋出“内伤”,不如“喘口气”调整状态,寻找对个人来说最有效的提升路径,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思路入手,多向前辈学习、向榜样看齐,在反复磨砺中提高本领,实现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的蜕变,在基层的“炼丹炉”里练成“烈火真金”,争当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做到“不教一日闲过也”。

多一些“功在平时”,少一些“临阵磨枪”。对年轻干部来说,工作各个阶段会面临各种“考、评、审”,部分干部由于懒做日常功,习惯于“临时抱佛脚”找捷径,“临阵磨枪”搞突击,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吃“突击苦”的侥幸心理,长此以往只想走捷径,把成长进步的道路走歪了。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正因为“功在平时”,即便12岁被迫因伤退役、北漂务工,也未放下拳击梦想,在闲暇时间积极训练,终于,凭着超乎寻常的意志和高强度的训练,她重回赛场取得16连胜,成功拿下职业综合格斗拳击金腰带。可见,平时要让实干成为工作习惯,宁“吃平常苦”不吃“突击苦”,要把实干这件事融入血液、深入骨髓,不偷奸耍滑,不投机取巧,不躺平摆烂,不临时“抱佛脚”,才能将自己磨砺为可用之才。(西畴县委组织部 郑舒予)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