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正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2024年12月12日,在西城区教委、西城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承办的2024年西城区教育科研月活动上,与会专家和该校教师一道深入探讨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策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致力于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策略的实践研究,在基于普育常态课堂探索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创新素养培育面向全体、差异和个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探索新时代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样态、新理念、新途径和策略,逐步形成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亚太模式”。
从土壤研究到人脸识别,聚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地理教师赵超、数学教师靳静娜分别展示了该校高中和初中的两节研究课。在高一年级的研究课上,赵超老师和学生探讨的是“土壤的分析与改良”,这节课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探究植被生长状况,进而分析土壤特征,最终由学生自主生成土壤改良的方案。课程设计基于真实的复杂问题,聚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大胆假设、严谨求证、资料查阅、数据分析的思维品质养成,教学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在七年级的研究课上,靳静娜老师和学生讨论的是“人脸识别中的数学—二进制的应用”。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身份验证、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这节课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如二进制数的表示、转换和运算,帮助学生建立对二进制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这些活动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理念,同时符合七年级学生在数学和逻辑思维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并对计算机科学充满好奇心的学情。
多形式跨学科学习实践,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在专题汇报环节,来自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三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该校“强基计划”背景下高新实验课程开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创新素养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贯通课程实践探索和STEAM教育理念下初中理化学科实验创新综合实践探索的思考和做法。
据介绍,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中医药实验室、分子生物实验室和地球与环境实验室开发的高新实验课程,聚焦关键基础学科,提供多层次的课程设计,支持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各实验室在学科融合的特色课程中,通过强化实验能力、提升学科兴趣等多方面切实推进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为实现强基计划“夯实基础、强化能力”的目标提供实践平台。
基于创新素养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贯通课程实践探索则围绕具有一定争议性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引导学生基于科学证据思考解决方案,同时还需从经济、政治、伦理、文化等角度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从而进行决策。比如在该校的《认识全球变暖 倡导低碳行动》课程,学生能体验打破学科壁垒的跨学科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和新型的教学方式。
该校的STEAM教育理念下初中理化学科实验创新综合实践探索,支持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以综合创新的形式改造世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物理、化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并且提高学生通过不断改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向全体基于常态课堂的行动研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样态
自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校本研究课题《新时代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策略的实践研究》立项以来,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基于学校“教育浸润生命”核心理念,通过课题引领,重点以面向全体基于常态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行动研究,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融入课程和教学体系,落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推进脑科学应用实践等,不断推进和探索具有该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样态、新理念、新途径和策略。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徐向东在主题报告中介绍,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素养特征和自身资源优势特色,学校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共识,确立“五大特质”——身心强健、基础扎实、品质卓越、能力突出以及特长显著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形象进行“画像”。学校聚焦核心素养凸显创新素养,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基础性课程,通过常态课堂培养合格创新人才;面向部分学生的特色发展,实施拓展性课程,通过分层分类培养优秀创新人才;面向少数学生的潜能发展,实施个性化课程,通过个性化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而形成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级课程结构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该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探索和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问题,开发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常态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重视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与探索,亚太实验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为核心的课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施路径和育人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学生参与积极,学生踊跃参与各类拔尖创新活动和赛事,一大批优秀学生特长学生脱颖而出。该校学生近三年来在参加的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共有1500余人次获奖。其中市级、国家级比赛获奖300余人次。该校教师近年来获得北京市级以上奖项近百项,当前届市区级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获评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术引领力发生了显著的提升。
在当天研讨会的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亦菲对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认为,亚太实验学校面向全体基于常态课堂的教学实践开展的行动研究,非常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中开发出相应的教学评价指标,研究做得扎实而有体系。正如学校的理念“教育浸润生命”,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不是基于工具理性的考量,而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探索科技创新,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