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探索食用菌 创新种业促发展——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曾辉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4-12-19 13:22: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若要问哪种食材是全球人的最爱,食用菌无疑位居榜首。在中国人的食谱中,食用菌有着重要的地位,蘑菇、香菇、金针菇等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从古以来,食用菌都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这种貌似无奇的树下菌类,却是被古人称作“山珍”的美味珍馐。世界很多国家地区都有采食野生食用菌的习惯,人类对菌菇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食用菌传承千年的历史,伴随人类的脚步一起走到了今天。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食用菌不但味美,而且营养丰富,更具有保健食疗的功能。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曾辉研究员,生于1969年,1991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同年进入福建省轻工研究所蘑菇站工作。2007年,随蘑菇站整体划转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他继续从事相关工作。2013至2018年,他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至今已有33年的食用菌领域研究经验。他长期致力于食用菌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研究,主持建成了福建省首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福建),全国仅6家科研机构进入国家库布局。该资源库是全国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的一个重大建设性成果,对整个食用菌产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它收集并保藏了1800余株食用菌菌株,以及3500余份遗传物质和杂交中间体等育种材料,其中,双孢蘑菇超过500株,保藏规模居世界第三。在他带领下,团队多年从事食用菌良种繁育及菌种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实现了我国蘑菇制种技术、工艺的升级换代,并与国际食用菌种业产业技术接轨,为双孢蘑菇遗传多样性提供了解决方案,扭转了我国食用菌种业的“卡脖子”问题。

躬身山林 武夷寻新种

作为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人员,野外资源考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曾辉曾连续四年赴墨脱县开展大型菌物资源本底调查和资源收集,多次赴宁夏开展技术交流和指导,常年带领团队穿梭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山林间。

武夷山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是“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国陆地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之一,也是国内32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育区之一,更是我国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首批建设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

2021年4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全面启动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曾辉组建了年轻的跨区域菌物种质资源创新团队,积极参与其中。迄今为止,曾辉已记不清自己多少次深入这片山林,他只知道,自己和团队现已走了近2000公里的路程,采集了1500多份样本,观察了8000多个蘑菇。正是在这片山林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新物种,如多形油囊蘑、诸犍老伞、细脚小蘑菇和武夷山小蘑菇等14个大型真菌新种。这些发现,极大丰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记录的物种数量,不仅有助于了解武夷山山脉的菌物资源,也为潜在经济价值的发掘和生态服务的提供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核查武夷山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曾辉带领团队依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方法》和《中国大型真菌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调查方法》,将武夷山国家公园划分成23个正方形网格,分季节在网格内针对不同植被群落进行踏查看。目前已踏查样线231条,采集标本1500余份。鉴定结果显示,有2门15纲24目81科,共计444种;食用菌60种,药用菌65种,毒蘑菇35种,近危及易危种5种,其中234个名称为武夷山地区首次报道,已发表中国新记录种2属,新物种17种,中国新记录种2种。并基于准确鉴定的系统调查研究成果,编著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图鉴——大型真菌卷》(含地衣)。短短几年时间,曾辉团队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同时,有6人晋升为副高职称,6人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科研工作,其中4人已出站,获得国家自然基金7项。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曾辉和他的队员手持采样工具,无比细心地搜寻着茂密树林里的每一朵蘑菇。采样时,曾辉蹲在泥土上,轻巧地用镊子夹取样本,仔细检查菌物的颜色、纹理、气味,仅仅一个上午时间,采样袋里就积满了各式各样的菌物。这就是曾辉和他的团队每天搜索菌物资源的日常,更被光明网誉为“国家公园守护者”。

繁育良种 推进农业现代化

采集和发现菌物资源只是曾辉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利用这些生物资源带动经济产业发展才是他和团队始终努力的方向。在野外采集到食用菌种质资源后,曾辉和团队首先在实验室对其进行鉴定、评价和人工驯化,通过初筛、复试、中试等程序,然后在他们的基地里进行培育栽培,通过有关部门审认定后,就会进行大面积推广,让农户从科研成果里实现增产增收。目前,在曾辉和团队的技术协助下,福建当地已经打造出多款食用菌拳头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有的甚至远销海外。

在学科建设和创新平台方面,曾辉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创建了“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并组建了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厂化制种团队。他主持研究食用菌工厂化制种新技术,在国内首次将作坊式的蘑菇制种技术提升到工厂化的层面,并制定了《蘑菇制种良好操作规范》应用于生产,在国内首次摆脱了传统作坊式蘑菇瓶装制种工艺的束缚。

曾辉还主持过10年蘑菇菌种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参与培育的As2796、As4607等双孢蘑菇新品种获得了国家品种认定,其中As2796栽培面积连续10年超过全国的80%,连续8年超过世界的50%,产量占据世界半壁江山,累计效益1013亿元。他研制的无菌透气袋菌种在国内各蘑菇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1621多万平方米,新增鲜菇产量18.5万吨,新增产值4.6亿元。仅在福建省就累计推广W192等双孢蘑菇新品种1.3亿平方米,栽培规模占全国双孢蘑菇用种量的80%以上,产鲜菇223万吨,新增产值128亿元,新增利润52.60亿元,出口创汇12.22亿美元,迄今已推动福建省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中区,对增加菇农收入和促进福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我国双孢蘑菇产量26年位居世界第一。他还主持修定了国家标准“双孢蘑菇菌种”,其研究成果丰富了食用菌学科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内容,提升了食用菌学科和产业的整体研究水平与技术水平,对我国食用菌学科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迄今为止,曾辉主持和参与了50多项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发表60篇学术论文,其中20篇SCI,主编专著5部、参编5部发现并发表新属1个,新种55个,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由于卓越的成果和突出的贡献,使他获得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各1项,省部级二等奖6项。并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特支“双百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和福建省高层次B类人才,获得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4年6月24日,备受关注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正式出炉。吉林农业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合作开展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这是我国食用菌界首个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也是农业领域唯一的一等奖,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一举夺魁,可见其分量之重。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曾辉的博士导师李玉院士领衔申报的,李玉院士现已80高龄,始终心系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带领学生奔走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蘑菇”院士。

创新驱动 科创反哺社会

科技不仅要与现实生产力相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还应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更多地惠及于民。在科技惠企方面,曾辉连续13届在漳州主办召开蘑菇节,该活动成为连接东西方食用菌产业界的桥梁,为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再次腾飞打下良好基础。他还积极投身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和对接科技成果的活动中,组建了一个省级会企创新联盟,2家福建省农科院产业研究院,为4个国家级、12个省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企业提供创新驱动助力服务,其中3家企业获得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家公司分别在港交所和深圳创业板上市,4家企业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他本人也因此二次获福建省推荐参评全国创优争先奖。

为了减少人们因误食毒菌而中毒死亡的事情发生,曾辉联合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创作《福建省有毒蘑菇》科普挂图,推进剧毒蘑菇科普工作。此外,曾辉大力支持并参与拍摄了首部行业纪录片《蘑菇的荣耀》,宣传讲述了蘑菇与人类健康的亲密关系。他的事迹和成果现已被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光明网以及福建东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备受观众欢迎。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将本职工作与个人爱好紧密结合起来,在业余时间,收集了全球五大洲近7000枚菌物邮票,并编辑出版2部集邮专辑,填补了我国集邮界的空白,成为世界上至今最为齐全的蘑菇邮票著作,并先后获得中国2016亚洲国际邮展镀银奖、“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优秀集邮图书纪念奖、全国集邮文献镀金奖和福建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等。

没有种质资源,食用菌种业创新便是无源之水。为了加快优异种质资源研究步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曾辉愿意全力以赴、继续开拓创新,推动福建的菌菇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其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更多地惠及于民。(文/苗燕)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