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树交印”之制“常青长盛”

发布时间:2024-12-20 19:46: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交树交印”制度是干部变动交接在生态保护领域最早运用的成功案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这一论断,充分表明了“交接制度”是生态文明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翠云廊段,有一片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被誉为“蜀道灵魂”“世界奇观”。现有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1050年。其中最高树龄达2300年,全世界仅此一株。

翠云廊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从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翠云廊千年生态文明接续发展的内在机理,生动阐释了健全领导干部变动交接制度的重大意义。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托新质生产力赋能作用,巩固和发展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明正德年间,剑州州官李璧号令全州人民在古蜀道上大量种植柏树,并颁布了植树、护树制度。所谓“官民相禁剪伐”制度,是指禁止官员和百姓随意砍伐树木的管理制度,该制度要求官员和百姓共同遵守,无论谁违反制度规定,都须受到惩处。而“交树交印”制度是指地方官员在新官和旧官交接任时,新旧官员要相互清点古柏数量、核查古柏存活及生长等状况,旨在对官员们进行政绩考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交树交印”制度,就是古代的“离任审计”,蕴含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古老智慧。“交树交印”历经500余年,始终以剑州地域内蜀道古柏为交接对象,将古柏数量以及生长状况、管护情况等作为交接事项。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交树交印”制度向世人生动诠释了潜绩和显绩的内在统一。“潜”与“显”是对立统一的,“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像保护古树名木这类的工作就是不显山露水、做长期性铺垫的,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是不折不扣的“潜绩”。如果没有“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的坚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守护,哪有翠云廊“三百长程十万树”的景致;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就没有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的绿色奇迹。党员干部应从“交树交印”制度中学会正确处理“潜绩”与“显绩”的辩证关系,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近年来,广元市、剑阁县大力传承和弘扬“交树交印”古制,拓展运用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广泛民意基础和地方治理特色的制度,推出《广元市林长离任交接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等规定,将历史上植柏护柏形成的经验上升为制度机制,推动爱树护树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翠云廊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发展至今,已不是简单统计树木数量变化,而是更注重辖区内古柏的综合状态,古柏保护离任交接内容已扩大为管护范围、古柏数量、生长状况和履职情况等。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和“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等制度,让古树名木保护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交接制度”更应该从干部离任交接向全民拓展,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为此,要从“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古制中进一步挖掘和生态文明的现代性意义,充分发挥良法善治的力量,汇聚起全民行动的合力,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文系广元蜀道文化研究中心专项课题“广元蜀道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互动共进研究”(项目编号:SDZX24GJ013);“机理·路径·模式:新质生产力赋能蜀道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DZX24ZD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张厚美、张跃平)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