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广阔天地,也是年轻干部增长才干、提升本领的“墩苗地”与“储能仓”,更是检验自我、锤炼意志的“磨刀石”。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干部却将基层一线视作“名利场”、“跳跳板”和“镀金台”,在基层干事不为公只图私,妄想用“注水”政绩换取“镶金”功劳,寻求上升的“快速通道”。“刀靠石磨,人靠事磨”,要明白“磨刀石”不是“垫脚石”,磨的是“力”,而不是“利”。
练就的是脚力不是权力。一些被派往基层历练的干部,披着“上级下派”的高光外衣,热衷于在领导面前刷面孔、办公室里刷步数、同事面前炫资历。但基层的问题和矛盾并没有长在办公室、摆在桌子上,而是散落在乡间地头、隐藏在犄角旮旯、积蓄在群众心坎。作为派往基层历练的党员干部,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摆脱官僚外衣,不养权力养能力。要主动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植基层“沃土”,善于从山乡村野、炕头板凳、柴米油盐中汲取基层养分。要脚踏实地,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实践掌握基层的每一个环节,推动问题在丈量中发现、工作在丈量中落实、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不当三脚猫、不临时抱佛脚,要善积平时之功,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才不会手忙脚乱不能为、碍手碍脚不敢为。
锻炼的是眼力不是短利。基层是个大舞台,也是个硬件较差、资源较匮乏的“泥台子”,要在这上面唱一出好戏,找寻发展契机和找准发展方向是关键,拥有开阔的眼界和犀利敏锐的眼力显得尤为重要。要着眼大局,锻炼千里眼。要善于从中省市的重要会议、指示精神和相关文件中找到适合本地发展需求的方向指引,做到上接“天气”;也要善于挖掘本地环境、文旅、产业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抓住特点和重点转化为优点、提炼为名片,做到下接“地气”。要明辨利害,锻炼火眼金睛。要精准本地定位,善于从形势变化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在内外压力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谨慎审视、合理取舍、应机决断,不被利益裹挟栽进坑里、不被伪装所蒙蔽,注重长远利益,把困难查清楚、把问题想全面,把握住能进能退的主动权。
涵养的是心力不是利欲。磨出一把锋利的好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来回磨、反复磨。要在基层的艰难困苦和繁冗、错综复杂的工作中,刨除利欲心、践行为民心、涵养坚韧心。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借“人民”的名义中饱私囊、填补私心利欲。对于群众的诉求,不“撂挑子”、不“踢皮球”,坚定把民之所盼、民之所望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好为民、利民、惠民的实事。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有些基层矛盾问题经年累月、积攒较深,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朝夕之间就能顷刻见效。要揣有坚韧的意志,瞄准群众的难点和堵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扎实可靠的行动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行一件,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路上砥砺前行。(杨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