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残疾人就业不仅关乎残疾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衡量标志。本文深度剖析新时代背景下残疾人就业现存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残疾人就业,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残疾人;就业;路径探究
一、新时代背景下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社会对公平与包容的追求愈加强烈。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其平等的就业权利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量尺。为残疾人开辟更多就业渠道,使其能依靠自身劳动达成经济自立,提升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更好地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增强生活的自信与幸福感。这同时也彰显了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以及对全体成员的包容与尊重,利于构建更为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新时代背景下残疾人的就业状况
2.1 就业岗位稀缺且适配性不佳
当下,适配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数量仍相对匮乏。诸多企业在招聘时,顾虑残疾人的身体状况与工作效率,通常不愿提供岗位。部分岗位虽对体力要求不高,但在工作环境、时长等方面未充分考量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致使残疾人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2.2 就业歧视依旧存在
一些用人单位对残疾人抱有偏见与误解,认定残疾人工作能力有限,会提升企业的管理成本与风险。这种就业歧视不仅使残疾人求职遇阻,还打击了他们融入社会、参与就业的热忱。在某些公开招聘中,即便残疾人具备相应学历与技能,仍可能因身体残疾而遭拒。
2.3 职业培训体系欠完善
残疾人职业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和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培训课程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操作环节,使得残疾人培训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培训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残疾人可享丰富培训资源,而偏远地区残疾人则面临培训机会少、质量低的困境。
三、新时代背景下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路径
3.1 强化政策扶持与引领
凸显政府的主导效能。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据新时代新形势,积极拟定并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提供一批适宜残疾人的岗位,率先招聘安置残疾人就业。政府部门结合实际开发诸如护林员、保洁员等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推动残疾人就业增收。借助残疾人托养机构开展辅助性就业。财政、残联、税务等部门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超比例安置奖补、减免就业保障金等政策激励,激发企业开发残疾人岗位的积极性。
3.2 优化就业服务与职业培训
全方位构建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为残疾人供给多元且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持续提升残疾就业的质量与数量。强化残疾人创业就业及培训信息平台建设,通过访企拓岗活动及时采集与发布就业岗位信息,达成残疾人与用人单位的高效对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加大助残工作力度,着力打造残疾人家门口就业服务圈,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免费为有需求的企业与残疾人提供招聘对接服务。各级残联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鼓励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体系构建,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项目,针对有就业创业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例如,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残疾人开展电商培训,助力其从事网络客服、网店运营、直播等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开展3D打印、糕点制作、电脑操作、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等培训。各级残联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政府依规定对残疾高中生和大学生予以教育资助,提升残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加大宣传教育,破除就业歧视
残联等部门通过网络、现场活动等多种途径强化对《残疾人就业条例》及各类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宣传,提升企业与社会对相关助残惠残政策的知晓度与认可度,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残联于官方网站设立残疾人就业创业惠残政策专栏,公示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适用范围及申请流程等信息,便利用人单位与残疾人随时查阅。同时积极开展线下宣传活动。把握 “全国助残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眼日” 等残疾人节日、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及各类残疾人培训班契机,联合人社、卫健、工会等部门,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通过现场政策咨询、宣传册发放等形式,与残疾人及家属展开面对面的就业政策宣传。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残疾人创业就业的成功范例,让社会各界知晓残疾人在生产生活等领域的贡献,转变对残疾人的固有认知。如举办残疾人创业大赛、职业技能竞赛等,展现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风采与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
3.4 激励残疾人自主创业
政府应制定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政策举措,为残疾人创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场地扶持、创业培训等服务。设立残疾人创业专项资金,为有创业意愿与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启动资金。强化残疾人创业培训,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分享经验,传授创业知识与技能,提升残疾人创业成功率。
在新时代背景下,政府、社会与残疾人需协同发力,拓展残疾人就业机遇。通过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就业服务、消除就业歧视、鼓励自主创业等多路径,为残疾人营造更具包容与公平性的就业环境,助力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资兴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所 罗其通)
参考文献:
[1]《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2]《残疾人就业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