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国情>

广安前锋区:深耕乡野沃土 舒展振兴画卷

2024-12-26 15:3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兴粮油、强特色、育良田、融农旅……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深耕乡野沃土,从粮油精耕细作到特色产业蓬勃兴起,从高标准农田精心打造到农旅融合创新探索,舒展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粮油产业蓬勃发展

“要想油菜长得好,施肥、除草、防虫、防冻这些环节一个也不能少……”近日,代市镇帽合村油菜种植基地里热潮涌动。村民们正精心管护油菜,全力保障油菜安全越冬。

油菜种植对全年粮油生产至关重要。前锋区高度重视,从精选良种、精心管护到科学收割,严格把控油菜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作物高产稳产。而这,仅是前锋区积极发展粮油产业的一个写照。

近年来,前锋区坚定不移严守耕地红线,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推进“天府粮仓”前锋行动,坚持“稳播面、提单产、减损失”三点发力,大力发展粮油产业。

面对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问题,该区全面深入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新增撂荒地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坚决实现动态清零。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地撂荒地复耕工作扎实推进。

在粮油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前锋区结合打造广安市10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建设的具体部署,依托6万亩优质粮油基地规划,全面推进观阁—广兴片区、代市—观塘片区、桂兴—龙滩片区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今年,该区已完成巩固及新建优质粮油基地4.6万亩,为粮油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该区还高质量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在代市镇大泥村、大石村片区,建设了1个水稻千亩高产示范片和1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在龙滩镇许家村,建设了1个玉米千亩高产示范片和1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这些高产示范片和攻关片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粮食产量,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为全区粮食生产持续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多项举措的强力驱动下,前锋粮油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全区预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5.07万亩,产量11.08万吨。预计完成大春播种面积23.1万亩,同比增长0.05万亩。预计实现大春粮食产量10.62万吨,同比增长0.11万吨。预计完成油料种植面积8.13万亩,同比增长0.58万亩。

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12月23日,在龙滩镇许家村柑橘基地,柑橘树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一派丰收的景象。果园中,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柑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悉,该基地占地2000亩,种植有青秋脐橙、爱媛果冻橙、金秋砂糖橘、耙耙柑等6个品种的柑橘,采摘期从10月中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5月底。

今年以来,龙滩镇种植柑橘、脆李等精品水果5000余亩,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欣欣向荣。

从香甜可口的水蜜桃、青脆李,到药香扑鼻的川芎、枳壳,再到小有名气的青花椒、茶叶,前锋区各镇村因地制宜,积极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加村民收入。

近年来,该区着力打造优质品牌农产品,大力支持广安青花椒、茶叶等农产品持续开展“两品一标”农产品申报认证,目前已成功认证“广安青花椒”“广安松针”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组织花椒、茶叶等农产品继续申报绿色、有机食品,全面发展柑橘、葡萄、青花椒等绿色产品品牌。

育良种、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为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前锋区持续巩固提升青花椒、茶叶等产业,积极引进白茶品种,完成750亩白茶基地建设。开展良种繁育,将研发的“无刺青花椒”等优良品种作为全区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的主推品种,对低产、低效、失管的老旧产业园进行品种改良、发展加工等升级改造,按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农事、统一采收、统一品牌”四个统一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区特色产业改造提升1.388万亩。做足“富锶”农业文章,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校地协作,纵深推进富锶农业标准制定等4类20项合作事项,积极认证《富锶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推动前锋区“富锶”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天然富锶农业之乡”。

这些各具特色的产业,凭借自身的创新性、高附加值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了前锋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高标准农田加快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前锋区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进,昔日零碎小田地、冬闲田,逐渐变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田、增收田,高标准农田绘就了农业发展好“丰”景。

12月20日,在虎城镇茶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来回穿梭作业,平整土地、加固田埂,一块块“小田”逐渐变成“大田”。茶花村党支部书记李春霞说,目前该村正在进行高标准改造的农田面积780亩,预计明年2月全部改造完成。

当前,正值冬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该区各地抢抓有利时机,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前锋区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0302.38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72万亩。2024年,该区高标准农田改造1.3万亩,调形4500余亩。

眼下,龙滩镇伍山村成片的农田里,小麦正在越冬。谈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当地种粮大户陶大用深有感触。“如今旱能浇、涝能排,种地越来越省心了。大型机械直接进田,种子和肥料也可以用无人机直接播撒,省人力、省成本。”陶大用说,得益于旋耕机、无人机等机械化设备,每年人工和机械成本可以节省四分之一以上。

“高标准农田和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让田间管理和收获更加便捷,还提高了粮食产量。”前锋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吴飞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水稻平均亩产可增加60公斤、大豆亩产增加40公斤、玉米亩产增加120公斤,农民每亩地可增收一两百元。

农旅融合焕发活力

12月17日,冬日暖阳下,观塘镇仁和寨热闹不已。露营、烧烤、垂钓、品茶、吃农家菜……游客们在此惬意享受田园慢生活。

“这里交通便捷、风景优美、设施完善,我们一家人都喜欢来这游玩!”来自广安区的游客李小帆说。

今年以来,仁和寨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农旅融合体验区,精心打造集休闲垂钓、户外露营、旅游观光、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成为游客观光游览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采取‘村集体+业主+村民’的发展模式,引进业主运营仁和寨的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娱游购等方面,打造露营基地自助烧烤、农家小院品尝农家菜、天池堰垂钓等消费新场景。”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吴德平介绍说。

近年来,前锋区按照山上康养休闲、山下生态农业观光的发展思路,创新实施“红色研学+绿色休闲”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广安青花椒主题公园、仁和寨农旅融合体验区、华蓥山有机茶园等10余条旅游环线,开展青花椒主题研学、千年古寨历史文化体验、富锶白茶采摘乡村旅游体验等活动,推动形成全域景区、景城融合、差异互补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农促旅、以旅助农,城乡一体、协同发展,不断推动农旅融合产业之路走深走实。

此外,该区还不断探索完善农旅融合各环节,挖掘更多消费场景,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松林茶园内,前锋区引进的高端民宿项目——上山上民宿即将落地。“项目设计初步完成,目前正在办理项目用地的前期手续。预计明年1月进场施工,计划建设工期半年。”上山上民宿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勇说。

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14亩,总建筑面积3069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将建设餐厅、咖啡吧、无边泳池、客房区、独栋木屋及茶田廊道等设施,总客房25间,停车位24个。

接下来,前锋区将继续以集中连片特色产业为基础,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在桂兴、龙滩发展以茶叶采摘、高山蔬菜农业为主题的农旅体验游;在观塘、代市发展以稻田观光、桃园赏花为主题的观光休闲游;在广兴、观阁发展以赏花畅游、特色餐饮为主题的花卉特色游。同时,结合各地非遗表演和特色民俗,大力发展周末游、近郊游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前锋融媒/黄小蝶、吕甜、丁彦博、姜曦悦)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