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优境为笔 绘就智慧工厂“速成图”
一盒“新”酱菜,如何从田间地头到达百姓餐桌?一改传统的盐腌渍工艺,采用直投式益生菌发酵技术,全程冷链保鲜运输,在昆明市盘龙区,订单式种植、产出、制作、冷链运输、销售、直达各大商超货架,农业科技创新带来的“订单式”闭环将在这里形成。
12月27日,盘龙区双龙街道迎来区级招商新项目的正式开门运营,这也标志着一米八食品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在盘龙区注册落户盐中甜食品科技(昆明)有限公司后,新建的智能化食品工厂全面投产。
“新鲜食材来自盘龙。”这是西南地区不少农业客商的评价。从2022年全国首个“有机盒马村”落地在此,到2024年覆盖全国的冷链智能化食品工厂投产,盘龙区坚持打好“绿色底牌”,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上,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生态。作为昆明市唯一没有工业园区的县区,盘龙辖区72%的面积为水源保护区,为了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也让群众能富起来,盘龙加快“云南省科技引领产业示范区”建设,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要竞争力,推进数智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应用,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盘龙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借头部企业芸岭鲜生的优势资源,成功开启“以商招商”新篇章。芸岭鲜生扎根盘龙,基于深厚的信任与归属感,积极主动担当起“招商大使”的角色,向一米八食品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抛出橄榄枝,热情邀请其共赴盘龙区,一同探寻发展新机遇,谋划合作新蓝图。
1月30日正式签约落地,7月1日进场施工,12月27日建成投产,从施工到投产仅用180天,实现当年接洽当年投产,既体现了“盘龙服务”和“企业速度”的深度融合,也展现了政企双方的满满诚意和信心决心。
该项目顺利落地投产,成为盘龙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次有益探索。
“在云南当地进行绿色种植,采摘后的蔬菜到工厂进行益生菌发酵,发酵好直接送到20米外的盒马大仓,就可以直达商超。全程冷链保鲜,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废水排污。”一米八食品科技公司CEO俞艇表示,目前大部分酱菜依然是用传统盐腌渍工艺来制作,要破解这个难点就要找技术。经过反复调研,公司与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其团队研发的“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通过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运用,公司最终利用果蔬益生菌直投发酵技术开发出新型发酵果蔬产品,取代传统高盐腌制方式。
“保护绿水青山是首位。”俞艇介绍,传统酱菜发酵工艺需要排放高盐污水,如何安全处理用水成为最关键的技术难题。经过研发,公司主动突破技术瓶颈,做到全程发酵只需要一瓶矿泉水,实现污水“零排放”。据了解,一米八食品科技公司昆明基地已被盘龙区定为一、二、三产联动示范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提升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提升盘龙区农业产业化水平。
在一、二、三产联动方面,盘龙区走出了“订单式”农业的“盘龙经验”,更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之地。
2018年,地处盘龙的“有机盒马村”成为生态环境部首批立项的环水有机农业水土生态保护研究示范基地,通过此类项目的资源衔接,如今,农户可以与盐中甜公司合作订单种植,企业也能帮助农民提升专业技能,带来农业新技术。农户逐渐成为能在现代化大棚里查看监控、依据科学和数据来种植的现代农人,农业发展更有“奔头”。
近年来,以招引“盘龙新鲜食材”为主旨的闭环项目,这个看似很小的切入点,有效推动了盘龙全区探索新农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步伐。目前,盘龙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已帮助盐中甜公司进行2024年昆明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申报、昆明市第五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转型项目申报,并已成功认定昆明市第五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转型项目。
活动当天,“益生菌发酵科普体验课堂”同步启动,师生共同在现场体验农业新技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盘龙区正努力建设生态科普旅游目的地,沿着生物多样性科普旅游走廊,让更多的“生态+科普”一线课堂落地辖区,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
盘龙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庚表示,作为昆明市现代服务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盘龙区顶格谋划、顶格推进,积极抢抓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新机遇,坚持“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思路,全力打造数字农业出海基地,组建盘龙出海联合体,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盐中甜项目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迈进,将为盘龙区数字农业出海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技术支撑。
下一步,盘龙区将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模式,通过联动企业扩大“朋友圈”,“以商招商”引进上下游合作伙伴,推进产业集聚。同时,充分发挥“一把手”的招引作用,多围绕科技创新进行“靶向”招商,瞄准承接产业转移的着力点和主攻点,深入洽谈合作事宜,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持续为盘龙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