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进行农村调查研究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高校在党的领导下,借鉴党内进行调查研究的经验,将农村调查研究作为教育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实践经验。进入新时代,高校在进行农村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一)完善高校农村调查研究政策支持体系,巩固农村发展制度保障
“无论是制定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作为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在新时代推动中国高校农村调查研究的实践中,首要任务是从政策层面出发,为高校农村调查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应涵盖资金扶持、项目立项、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确保高校农村调查研究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支持。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以引导和鼓励高校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同时,还应实施激励政策,鼓励高校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并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为农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其次,要加强监管,向下抓落实,确保相关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对已出台的政策必须认真执行,不能打折扣、搞变通,要确保关于高校农村调查的政策真正落地生效。
(二)推进高校农村调查研究人才建设,强化农村发展智力支撑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人才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推动农村调查研究深入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高校人才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素质和适应能力的人才队伍。
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框架下,为了有效培养能够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的人才,需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全面性的教育模式。应通过搭建发展平台及完善农村服务保障体系等手段,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渠道的畅通无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推动实现高等教育供给的精准对接。
充分发挥高校特色学科优势。高等院校特别是农林类院校,要坚持校本特色,挖掘并利用好高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学科专业资源。同时,还要借助乡村振兴相关课程与讲座,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等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使之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难题。将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三者有机结合,培养一批真正能吃苦、肯奋斗的高科技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促进高校农村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推动农村发展实践创新
促进高校农村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是推动农村发展实践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推动农村发展实践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数字乡村建设。要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融合,使农村发展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乡村振兴开辟更大空间。一要全力推进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强化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基石。高校应组织专业的调研团队,深入农村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农民对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基于调研结果,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制定数字乡村建设的规划和策略,推动城乡间数字创新要素的流通与共享。二要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为农业数字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和技术优势,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农机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以及智慧农业的场景应用示范。通过这些示范项目,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参与数字农业人才的培养,为农业领域输送具备数字技术和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三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教育和培训优势,为农村电商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开设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培养具备电商运营和数字营销能力的人才。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库资源,通过深入开展农村调查研究,获取宝贵的一线数据和实践经验,进而推动这些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这不仅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助力农业产业实现迭代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支持高等院校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负责筛选、评估及推广具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其次,应建立与产业界紧密合作的平台,如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加速技术水平和研发成果产业化落地。在此过程中,高等院校应明确界定知识产权归属,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确保科研人员、学校及合作企业等各方均能基于贡献获得相应回报。通过加强涉农科研成果宣传,提高涉农科研成果应用,支持和推进农村全科人才培育,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时代高校进行的农村调查研究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人才建设以及促进研究成果转化等关键措施,高校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智力支持与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应继续深化农村调查研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郭梦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杨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