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领航,铸魂育人:高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的创新实践与特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9 10:11: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在高等教育阔步迈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课程思政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更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随着国家课程思政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纷纷响应,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工作。2024年1月,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荣膺四川省教育厅认定的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其特色创新实践的有力证明。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将课程思政建设工程列为“书记工程”,高举党建引领大旗,筑牢制度保障防线,探索和实践“五位一体、五化同步、四课融合、三阶递进、五纬并重”的“55435”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引领同类院校在思政领航,铸魂育人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一、谋篇布局,架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学院始终秉持“崇教爱生,敬心育人”的核心理念,构建起“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教师”的课程思政组织领导体系,着力打造“示范专业+示范团队+示范课程”的省级课程思政标杆院系立体教育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一系列丰硕成果彰显出学院课程思政的卓越成效,现建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领建教育部新文科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标杆院(系)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个,省级应用示范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最终架构起“五位一体、五化同步、四课融合、三阶递进、五纬并重”的“55435”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有声。

二、培根铸魂,践行思政育人创新举措

(一)五位一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从宏观的培养目标勾勒,到微观的毕业要求细化,再到课程体系的精心架构、课程群的有机整合,直至课堂教学的精准落地,精心编织“五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网络,将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群→课堂教学”“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依据“OBE”理念,锚定每门课程、每个课程群对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支撑,深挖思政元素,切实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为学生成长筑牢坚实根基。通过“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举措,全力支撑小学教育专业申报建设为国家一流专业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协同奋进,建成四川省一流专业,全面助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二)五化同步、四课融合,融入教学全环节

学院以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紧跟职业岗位需求适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全力推动思政元素在教学各环节深度扎根。实施“五化同步”变革,分类推进师德课程体验化,让师生在支教、志愿服务等亲身体验中,感悟师德真谛,升华教育情怀;理论课程实践化,将抽象理论融入学科竞赛、项目实践,以行促知;方法课程实操化,以模拟课堂、教学工作坊助力学生掌握教学技巧;学科课程教学化,强调学科知识与教学融合,挖掘学科思政内涵;实践课程反思化,促使学生在实践后学深悟透,实现成长飞跃。通过理论课程实践化、方法课程实操化、学科课程教学化、实践课程反思化,为教育注入全新活力。同时,学院坚持“四课”融合,以第一课堂为原点,向外辐射,将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多彩、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的锤炼、第四课堂网络课堂的便捷有机融合,多课堂联动,拓宽思政育人渠道,让课程思政如春风化雨,润泽学生心灵。

(三)三阶递进,打造示范课程体系

学院遵循教育进阶的发展规律,搭建国家、省级和校级三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为学生铺就层层登高的成长阶梯。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学》凭借深厚理论底蕴、创新教学方法,成为课程思政领域标杆,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方向;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心理学》《幼儿游戏指导与设计》紧密结合专业特色,深挖思政元素,如坚实梁柱,撑起课程思政宏伟大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国教育简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群等11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涵盖专业基础课程、核心骨干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等不同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课程思政覆盖网。不同层级的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各展其长,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师和教学团队注重理论引领与模式创新,为全国高校提供借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聚焦区域特色与专业适配,服务地方教育需求;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足校本实际,夯实基础,为师生成长赋能,共同为学生打造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的思政学习之路。

(四)五纬并重,锻造思政主力军

学院将队伍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全力促进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携手同行,深度融合。通过结对子,搭建交流桥梁,双方教师互学互助,共同打磨课程思政方案;树典型,挖掘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激发教师奋进热情;强培训,定制多元课程,涵盖思政理论、教学技能、教育技术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建团队,打破学科壁垒,组建跨专业教研团队,凝聚教育合力;重评价,构建科学体系,将思政育人成效纳入考核指标,激励教师担当作为。通过上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斐然。已有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8位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6位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1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56位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校级教研团队层层嵌套,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交相辉映,宛如点点繁星,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学生思政成长之路,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澎湃动力,推动教育航船向着更高远目标破浪前行。

三、精耕细作,思政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科研教改赋能,助推思政提质

学院坚持科研探路、教改领航,实施双轮驱动,为课程思政注入磅礴动力,助推其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彼岸全速前行。近年来,学院勇挑重担,累计承担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相关教改项目22项,这些项目涵盖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重构等多元领域,为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提供坚实支撑。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建成在线课程10余门,其中3门脱颖而出,入选省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并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上述课程,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选课学员人数近10万,平台活动更是高达100万余次,实现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共享。教师团队潜心钻研,笔耕不辍,发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16篇,出版教材6部,其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参与编写马工教材1部,出版著作10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为培养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二)建设推广并举,辐射示范效应

自2021年《教育学》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来,学院便开启一场影响深远的知识传递之旅。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化身教育使者,多次在学院内部、学校范围,乃至其他高校,如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陇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开展线上线下课程建设经验分享活动。毫无保留地将课程设计精髓、思政融入巧思、教学实践心得倾囊相授,引发同行热烈反响,为众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宝贵借鉴。2022年3月,团队成员在四川省普通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一主、两翼、三阶、四融、五维,构建地方师范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育人体系》的经验交流发言;2023年5月,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再获殊荣,受邀参加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以《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为主题,深入分享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与全国专家学者智慧碰撞,为推动全国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贡献力量。

(三)党建引领师风,夯实育人根基

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各类考核中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塑造教师队伍高尚品格。学院党委以“三三红心”党建工作品牌为鲜明旗帜,敬心育人、潜心耕耘。按照“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理念,将党建工作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紧密捆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匠心实施不忘初心、上下齐心、服务尽心的三心助人措施,全力构筑三全育人、三心助人相结合的“三三红心”党建品牌。在这一品牌引领下,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教师冲锋在前,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榜样示范带动全体教师,为卓越师范人才培养注入强大红色动力,确保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强师培优创绩,助力学生成长

学院多措并举,全方位强化名师团队建设,为课程思政注入鲜活生命力。每学期开展3次课程思政专项教研活动,其中1次为全院层面的思想盛宴,2次深入各教研室,直击教学一线。通过实施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们集思广益,深度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让每一堂课都饱含思政魅力。《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制作的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和课堂教学视频资源,更是凭借卓越品质被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至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学习平台,供全国普通本科院校任课教师观摩学习,广受赞誉。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不仅教师队伍茁壮成长,学生发展更是硕果累累。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奖项及课题立项大放异彩,获奖或立项人数超400人次,学生2000余人次积极投身顶岗支教、公益活动、乡村振兴等社会服务,用青春热血践行责任担当,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递交完美答卷。

(1.王正惠,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四川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负责人;2.王海榕,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