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以及因各种原因失能的特殊人群的就医治疗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从去年开始,德阳市卫健系统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家庭病床服务并成功入选四川省2024年卫生健康重大改革创新揭榜攻关重点项目。
1月14日上午10时许,处理完手上的工作,什邡市四医院外科主治医师贺熠和主管护师杨晓珍就带上相应的器械、药品出发了。他们搭乘院里的救护车,赶往位于什邡城区某居民小区的王阿姨家。
“王阿姨60多岁了,前不久在华西做了一个肺部大手术,目前在家休养。”贺熠说,因王阿姨每隔三四天就需要换一次药,得知四医院正在试点家庭病床服务,她的女儿便与医院联系,让母亲在家里“住上了院”。“我们今天是第二次上门为王阿姨换药,同时查看她的手术恢复情况,指导她进行肺功能锻炼。”
随行的还有医院老龄健康管理科科长、同时也是什邡市家庭病床服务质控中心负责人之一的伍凤琼。她要对医护人员的上门服务及操作进行督导、评估,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和建议。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身体虚弱的特殊患者,到医院来看病和治疗特别麻烦,于是从2022年开始,我们尝试为这类特殊群体提供一些简单的上门服务。”伍凤琼介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什邡市卫健部门的支持下,医院正式推出了家庭病床服务。“当时这种服务还只是‘初级版’,因为没有配套的相关政策,推行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
“这个家庭病床服务确实为我们省了不少心,不然像我妈这样,胸口上一个大刀口,要是再隔三差五往医院跑,这上上下下的折腾根本遭不住。”王阿姨的女儿说。
什邡市四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很快引起了省、市卫健部门的关注,多次实地进行调研。2024年,德阳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了《德阳市家庭病床服务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将失能人群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并将尿潴留、压力性损伤、脑卒中后遗症、肾衰竭、骨折治疗后恢复期、姑息性医疗等六个群众需求大、医疗风险相对较低的病种纳入家庭病床收治范围。同时,还针对性地制定了七大类共160项服务项目清单,为家庭病床服务提供了详细、全面的操作指南。
为了解决服务收费难题,德阳市又制定了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统一的“上门服务费”收费标准。同时,为尽可能减轻家庭病床服务对象的经济压力,市卫健部门主动与医保部门沟通、协调,将建床期间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截至目前,试点这一工作的什邡市已有10家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共设置105张床位,全年累计巡诊656人次。在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后,“家庭病床服务”将在全市有序推广,为更多因病卧床、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张嵘)